“ 氣自華”源于閱讀
戈 燕
“書中自有顏如玉”稍有點知識的人都理解這句千古名言的意義。讀書帶給人們的不僅僅是知識的獲取,而是靈魂的升華。每一個人的成功與他的閱讀是緊緊相連。偉人周恩來總理曾寫過“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新教育實驗的踐行者朱永新先生說過“閱讀是民族進步的階梯”。我們再看看古人在讀書上的感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的人憔悴”;“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所有的這些無不映照人對讀書的追求,從古到今,讀書是一種追求,一種習慣,一種時尚……
我喜歡讀書,喜歡一個人在不太明亮的地方讀書,所謂的明亮就是不需要白熾燈的照射,只需要一個安靜的地方,沒有嘈雜,只有暗黃的燈光,給我一點明亮就足夠了,因為在那樣的環(huán)境下人很容易把所看到的深深地映入腦海中。書要有選擇的讀,而且要多讀,名家著作、哲理小說、散文雜志……都可以一一拜讀。我每每讀完一本書都有說不出來的感受,甚至是一種感動。感動于自己能從書中獲得做人的道理,感動于自己能從書中獲得內涵的提升。
寫到這里,我想起一件到現(xiàn)在都能讓我笑的前俯后仰的趣事。那時我剛走上工作崗位,一有空閑時間,就喜歡在學校的樓梯間靜靜地捧起一本書,享受書香沁入心脾的感覺。樓梯間的旁邊是一年級的教室。有一天,我正在看古代文學史,忽然,一陣急促的敲門聲響起,我趕緊把門打開,我的一個同事大笑著說:“原來你就是鬼啊”。我就問什么鬼,怎么一回事?同事說一年級的朋友已經幾天都說教室里有“鬼”,學生說每天教室的后面都嘩嘩的響,學生的好奇心使他們認為教室里有“鬼”。原來我坐著看書的時候會把椅子移動發(fā)出響聲,學生便認為我就是“鬼”了,太好笑了,我為自己的這種讀書方式引起學生認“鬼”而發(fā)笑。這笑發(fā)自靈魂深處,為這一群可愛孩子的發(fā)現(xiàn)而笑。我想,只要有時間,我寧愿永遠都做一個這樣“鬼”。
隨著年齡的增長和應付不得不做的家事,讀書似乎已遠離我一段時間,總覺得,每天都在不經意中度過,回首發(fā)現(xiàn)自己什么都沒有,和別人交流缺少底氣,深知自己的學識不夠,不能從文化的角度分析生活中的問題,教育中的問題,覺得不閱讀確實使自己的生命質量降低,假如每天都有半個小時進行閱讀,那么,我們的生命會無限期的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