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采訪時,不僅是向?qū)Ψ绞占牧,采訪的過程,同時也是彼此交流思想感情、挖掘內(nèi)心世界的過程。如果采訪對象從心理上就不想與記者真誠合作的,我們的采訪就很難取得成功。所以,在采訪中,記者既要把握好自己的心理,又要揣摩采訪對象的心理。這就要求記者必須掌握人際交往中心理溝通的學問,摸清采訪對象的心理特點,取得對方的信任與合作,才能使采訪獲得成功。
一、記者要對采訪對象進行心理控制
記者所要面對的采訪對象的構(gòu)成是十分復雜的,存在著各種差異。在新聞采訪過程中,記者無權(quán)、也不可能強制采訪對象接受采訪,而只有通過自己的行為和表現(xiàn)來對采訪對象產(chǎn)生“感應”,從而達到影響、改變其行為,通過對采訪對象的分析、掌握其心理,采取相應的對策,以達到“控制”其心理的目的。
1、采訪對象樂意接受采訪而又善于同記者交談。
這類采訪對象一般理解表達能力又強,加上采訪的目標指向又和其利害關系相一致,所以在訪問中他們熱情、大方,有問必答,毫不拘束,樂意滿足記者的要求。 控制這類采訪對象,記者應以“熱”對“熱”,注意傾聽,盡量使對方保持最佳心理狀態(tài),以便讓其談出更多更有價值的材料。同時也要注意冷靜分析,充分估計到同樣“熱情”的態(tài)度后面,可能有著不同的心理動機。
2、采訪對象樂意接受采訪,但不善于同記者交談
這類采訪對象性格內(nèi)向,氣質(zhì)多屬抑郁型,且理解和表達能力較差。在采訪中表現(xiàn)為情緒緊張、態(tài)度拘謹,說話吞吞吐吐,回答問題也常常缺乏條理,或者語無倫次。 控制這類采訪對象心理,記者要十分注意在言談舉止上尊重對方,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努力創(chuàng)造自然、輕松、親切的談話氛圍,以消除其接受采訪時的緊張感。同時要十分注意談話的技巧,提問要具體,并以輕言細語幫助對方思考、回憶和表達。
二、采訪者如何對自己進行心理調(diào)控
采訪表情的總體原則是要適度、得體。因為記者的表情可對采訪對象產(chǎn)生十分
微妙的感染和影響,刺激其感官,引起其相應的心理反應,所以記者在采訪中要
做到主動調(diào)節(jié)和自控表情動作,引導著采訪氣氛向融洽、圓滿的方向發(fā)展。
。ㄒ唬┎稍L領導干部或某一行業(yè)領軍人物時,要顯得不卑不亢 。作為一名記者,在任何時候都要記。何液筒稍L對象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此時此
刻,我并非自然人,而是代表媒體、代表公眾,所以要努力做到語言盡可能平直
些,提問盡可能簡潔些,肢體語言盡可能放松些。
(二)采訪一般群眾,要顯得平易近人,和藹可親。
如果我們?nèi)匀挥浀谩拔液筒稍L對象在人格上是平等的”這句話,那么在普通群眾
面前,就切不可擺架子,身段動作不可過多、過大。如反剪雙手踱來踱去、大幅度的廣場演說狀,高談闊論、無故打斷對方話題等都會影響對方的心理,妨礙采訪的順利進行。遇到對方衣著不整,相貌粗陋;或有生理缺陷,或場面污穢等,切不可流露出冷淡、厭惡的情緒,傷害對方自尊心。
。ㄈ┎稍L特殊情緒狀態(tài)的對象時,表情動作要作特殊處理。
一般而言,采訪社會新聞面臨“特殊情緒狀態(tài)的對象”比較多,怎么恰當?shù)卣?/SPAN>
握自己的表情和肢體語言尤其重要。
如訪問一位身患絕癥的老勞模,采訪一位剛剛失去兒子的媽媽,記者進屋時的步履要輕些、慢些,語調(diào)要深沉點,語速要穩(wěn)健些,衣著樸素些,要恰當?shù)乇砺冻鐾榈难酃,使其感到安慰。切不可粗聲大氣、吵吵嚷嚷地進屋,更不可鮮衣怒馬,談話尤忌滔滔不絕,否則必無結(jié)果。 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的心理現(xiàn)象及其規(guī)律的科學。我們所做的新聞工作要研究采訪對象的心理規(guī)律,調(diào)整我們記者在采訪時候的自身心理狀態(tài),注意并調(diào)控引導對方的心理使自己的采訪取得成功,才能最終寫出一篇好的新聞作品。
Copyright (C) 2009-2016 中華文教網(wǎng) weimi58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quán)所有 京ICP備10012388號
商務聯(lián)系、網(wǎng)站內(nèi)容、合作建議:18610236845 zdkw2005@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