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班主任工作應把握六個環(huán)節(jié)
廣東省五華縣琴江中學 李小玲
班主任工作繁瑣復雜,真正要做好班主任工作是要下點功夫。筆者根據多年班主任工作實踐總結,認為做好班工作,應把握六個主要環(huán)節(jié),就此問題,談幾點不成熟的認識。
一、全面了解學生,選拔好班團干部。
每當新的學年開始,班主任接到新的班級時,首要任務是要摸清學生的底細,全面了解學生的個性愛好、學習情況、家庭背景以及交朋結友的情況。摸底方法:可以與原班主任溝通,可以找原班干部了解,可以主動與學生交談,可以與原科任教師打聽等。這是班主任掌握第一手資料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沒有調查就沒有發(fā)言權”。只有充分認識學生,了解學生的基礎上,才能做到對癥下藥,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教育才有目標,教育才有方法。
其次,在全面了解學生的基礎上,要認真選拔好學生的班團干部,因為班團干部是班主任的左右手,是班主任新的耳目。選拔班團干部的原則是品德和能力。學生具有高尚的品德,學習成績優(yōu)良,在學生中就有威信,這一點不能忽視。能力也很重要,能力靠培養(yǎng),靠鍛煉。但班主任心中應明白,選拔的方式最好是民主產生,因為學生最了解學生,學生最有發(fā)言權,讓學生推薦,再進行無記名投票,這樣產生的學生班團干部,在班里大有威信,可能能起到骨干核心作用。當然班主任在物色初定人員后,可以先作試用,通過一個階段的工作,觀察其表現及工作能力是否有益于班級工作的開展,最后才確定下來。班、團干部確定了以后,最后應根據學生的個性愛好及特長再作具體分工,盡量做到量體裁衣,按特長分工,這樣就能充分發(fā)揮他們的智慧,做好其本職工作。
二、加強正面教育,教學生學會做人。
學校是傳授知識,培養(yǎng)品德的場所。教師天職是“教書育人”。班主任應根據政治中心,利用班會課、讀報課宣傳黨的教育方針、《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四十條》、學校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以及黨各個時期的方針政策。在正面宣傳教育的基礎上,還應組織學生結合本班實際制訂出切實可行的班規(guī)房約、公共衛(wèi)生條例等,然后想法子落到實處去。在堅持正面教育的前提下,應教學生學會做人,只有學會了做人,才會做事。做人應做光明正大的人,老老實實做人,做有理想、有抱負、有責任心、有公益心、有開拓進取、有維護集體、熱愛集體、關心集體的人。
三、放下架子,貼近學生,主動與學生談心交流,與學生交朋友。
教師應放下架子,去掉“師道尊嚴”的思想,樹立與學生是朋友,是兄弟姐妹的理念。師生之間應建立起互相信任、互相尊重的關系。學生才能“親其師,信其道”。班主任平日里,對學生應多采用微笑戰(zhàn)術,及時與學生溝通,與學生談心交流。一方面多關心他們的學習生活。如天冷了,提醒他們多穿衣服;生病了,多去關心照顧。另一方面就多抽空到他們中間去和他們談心、拉家常,聽聽他們的心聲,若是學習上出現困難,幫他找解決問題的方法,若生活上或家庭中碰到什么問題,及時幫他們解決或找其家長協(xié)助解決。傾聽他們的呼聲,聽聽他們對學校對科任教師的看法,及時幫他疏理、解決。這樣就能贏得學生的信任。對他們中的點滴進步,及時發(fā)現,及時總結、表彰。這樣就能使學生放松神經,減輕壓力,有利于學生健康成長。
四、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班會。
班主任工作,都有一整套的班主任工作計劃。制訂計劃時應根據學校德育工作的計劃,結合本班學生實際,制訂出切實可行的工作計劃。在實施過程中,應根據傳統(tǒng)的節(jié)日和國家形勢發(fā)展,每學期定出幾個中心突出、教育深刻的主題班會。開主題班會的形式,也不能千篇一律,應結合主題班會的主題,可邀請學校領導參加,可以邀請兄弟班級的團支書或班長參加,也可以邀請部分學生家長參加。當然,班主任應讓學生明白,為什么要開主題班會,開主題班會應針對近期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行為表現或點評,或提出具體要求,做到有的放矢。
當然,在召開主題班會以前,一定要做好準備工作,開好班、團干部會議,先造輿論,大造聲勢,使全班同學都明白,這次主題班會的主旨,才能達到預期的教育效果。
五、傾注愛心,認真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
“愛”是辦好學校的靈魂,“愛”也是轉化后進生的根本。班主任對待后進生一定要“愛”字當頭,關心愛護他們。班主任在轉化工作前應弄清楚后進生之所以后進的原則,找到其癥結點,然后采取措施,對癥下藥。后進生各有不同特點,班主任一定要摸清底細,應采取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的方法,對不同個性特征的后進生,就應堅持做到因人制宜,因時制宜,因事制宜,千萬不能做到眉毛胡子一把抓,更不能動輒就批評、亂指責;一定要重調查研究,做過細思想工作。堅持做到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用事實說話。堅持公平、公正,合理處理。做到對事不對人,幫理不幫情。對后進生堅持多表揚、少批評,多肯定、少挖苦,多鼓勵、少潑冷水。采用人性化的管理、科學管理,多在他們身上找發(fā)光點,用真誠、用摯愛去感化他們。后進生也是有血有肉的,只要班主任能用真誠實愛去感化他們,他們會聽班主任的教育,他們會進步的。
六、發(fā)揮三結合教育網絡作用,做好“三訪”工作。
學校不是在真空。學校是整個社會的組成部分之一。特別在高科技迅猛發(fā)展的今天,市場經濟已逐漸形成格局。社會上的許許多多的東西,也會傳入學校,也會影響著學生。因此,對學生的教育,不只是學校的事,家庭有責任,社會有責任,學校責任更重大。所以,班主任應主動與學校保持一致,主動爭取家長、社會的大力支持。三者應緊密結合起來,發(fā)揮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的網絡教育作用。每一學期按學校的德育工作的統(tǒng)一部署,請公、檢、法,或先進集體、先進個人分期到學校上法制課或介紹先進事跡。爭取全社會重視,達到齊抓共管。
家訪、信訪、電話訪問不能忽視。在“三訪”時,班主任應明白“三訪”的目的,主要是爭取家長配合支持,達到齊抓共管。千萬不能把“三訪”當作告狀的平臺。這樣會適得其反,弄巧反掘,達不到教育效果。筆者主張多在家長面前肯定學生的優(yōu)點,肯定學生的點滴進步。使學生明白班主任家訪不是告狀,而是爭取家長配合,真誠幫助。學生會感受到班主任的誠摯的愛,學生會接受教育。這樣,轉化后進生的目的,自然就能達到。
總之,班主任工作方法很多,主要是這六個環(huán)節(jié)。筆者主張班主任的思想意識應與時俱進,應腳踏實地,做到求真務實,做到因人制宜,因時制宜。因事制宜,堅持下去,就能達到預期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