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榆之有余樂 書情墨趣展輝韻
——記老年書畫家鄭東坡先生
當我與前輩鄭東坡老先生在一起談古論今時,深深的感到鄭老不僅學識淵博,胸懷寬廣,且品德高尚,虛懷若谷。雖年事以高,每日仍看、讀、寫、作四者不缺一,特別喜讀《四書五經(jīng)》、《資治通鑒》、《唐宋詩詞》、《古文觀止》、《史》、《漢》等書籍,觀古鑒今,令人稱道,尤其是桑榆之年更是對書法筆耕不輟,以此為樂、為趣,將夕陽生活過得有滋有味,無比快活。
鄭東坡先生,筆名鄭風,號殷都小民。1932年出生于河南滑縣,自幼喜愛書畫,對書法有獨到之處。這主要得益長期自學。從進入社會參加工作后,不管工作多么繁忙,也要擠出來一點點時間練字。而且是幾十年來如一日,不停地對歷代名家字帖臨習。顏、柳、歐、趙、真、草、隸、篆各體皆愛,尤喜行草。由于傳統(tǒng)功力扎實,又不斷吸收各家之所長,加之心靈手巧,古今貫通,習之既久,逐步形成一種飄逸灑脫、沉穩(wěn)莊重的個人風格。他的視野開拓,思維敏銳,知識面寬,非常有助于書法藝術不斷向前提高,將自己的素養(yǎng)和個性逐漸滲透在字里行間,步入了隨心所欲的意境,已然具有自我書風,筆走龍蛇,連綿環(huán)繞,筆斷意連,氣韻生動,給人以蓬勃的朝氣和靈動的妙趣。這種超凡脫俗的自我情趣就像三九嚴冬的傲雪寒梅,愛我所愛,無怨無悔,只為伊人飄香,令人回味無窮?梢赃@么說,鄭老的書法是心融于筆墨之中,竭力追求風神與骨力,大氣磅礴和厚重的筆畫,如萬斛泉源,出自胸臆,奔涌直瀉,別開生面,鼓舞人心,完全是他真實情感的釋放和對藝術追求的自由空間,所產(chǎn)生出來的藝術效果,書法不僅是他的心境寫照,還是對生活藝術的深刻感悟和精神創(chuàng)造。
在回味鄭老的書法中,使我想起唐人杜甫的兩句詩:“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是說越是精妙的東西,世間越為少有,越能體現(xiàn)出其彌足珍貴,就好比詩里所講的天上仙樂,人間當然難得一聞,難得聞而竟聞,愈見其妙得出奇了。
鄭老的書法久經(jīng)生活錘煉,跟自己的生活閱歷一樣,越磨越香,以縱橫的才氣,駕馭“龍文虎脊”般瑰麗的筆鋒,創(chuàng)作出的作品雍雅得體,翩翩韻致,情溢于言表,意境深遠而和諧;仡櫼酝,他在人生漫長的道路上,飽嘗了人世間的酸、甜、苦、辣。盡管人生旅途多艱辛,他沒有怨天尤人,甘于屈服于命運,而以大無畏的精神,披荊斬棘,克服重重困難,將人生路上的磨難,一一化解,用超強的智慧在變化紛紜的世界中,不屈不饒,鐵骨錚錚,立場堅定,不斷加強學習和自身修養(yǎng),自保高潔的情懷,平和心靜,心善淵,與善仁,有理性,有節(jié)制,澹然獨與神明居,洗滌浮塵,達到了人生理想可行之境。
鄭老一生不為名,不為利,不論在什么工作崗位,盡心盡責,兢兢業(yè)業(yè),腳踏實地,勤奮工作,安規(guī)辦事。抱著一顆“生無一塵土,常有四海心”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為國為民操勞,從不把富貴當成追求的終極。名和利,是塵世間最大的追逐,也是凡夫俗子對塵世最放不下的牽念。名和利恐怕是人一輩子都難以逃脫的魔咒,多少人為了功名不惜出賣親朋好友,或是拋妻棄子;多少人為了利祿命喪黃泉。明知道功名是束縛自己的韁繩,明知道利祿是圍困自己的鐵索,仍像飛蛾般撲出去,不得善終。人這一生,其路漫漫,孰能無過?真君子不是沒有過失,過而能改是非過也。做事只要有利國家,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做起來就不會有錯誤。人們不是常說:好男兒自在四方,誰不想建蓋世勛業(yè),青史留名,何況大丈夫更是如此。
隨著生命漸入晚年,鄭老的書風也變得越來越沉靜,獨享心靈的安詳與淡泊,在不知不覺之中,達到了人生理想中的境界。這種境界是一種善良、一種寬容,和一心一意作學問,恬淡無爭,顯示出一個學者的操守和風骨。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追求,人生道路自然也就不一樣。春秋伯牙所作,其曲寄情山水,結盟泉石,如懸崖寒流、跳珠瀑布,泉動石靜,自成其妙。夫石靜似仁,泉動似智。泉動不憾靜,石靜不礙動。仁智相輔,各得其所樂。鄭老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干自己喜愛的事,在動中注重德行,德是為了修,修的是福;在靜中洗禮大腦,修的是智慧。不為外界所誘惑,不為自己心中的妄想所干擾,心胸坦然,鎮(zhèn)定自如,獨善其身。
在自己的不斷努力追求下,書法作品不斷在報刊發(fā)表。還舉辦過個人書展。報刊、雜志、電視臺作過專題報道。多次參加省級和全國性及世界性書畫大展,并獲獎。主要獲獎的書法作品有:第二屆亞洲書畫展及中日韓三國書法展等,并被多家藝術團授予“當代書畫藝術家”資格稱號,曾獲河南省文化廳“群星獎”二等獎。首屆中國書法美術家精品展獲銀獎;1997年香港回歸當代名家書畫大展獲一等獎;首屆廣建杯全國書畫大展賽獲老年一等獎;中國長白山杯書畫篆刻藝術大展賽獲二等獎;第三屆唐詩宋詞書畫印作大展獲銅獎;第二屆百帝杯全國書畫篆刻大賽獲優(yōu)秀獎;首屆希望杯全國書畫篆刻大展賽獲優(yōu)秀獎;1997年香港回歸全國書畫大展賽獲銀獎;中國金陵杯書畫大展賽獲優(yōu)秀獎;解放軍建軍70周年全國書畫邀請展獲特別榮譽獎。同時書法作品還被國內(nèi)一些陳列館和國外友人收藏。作品還曾人編《世界書畫家銘錄》、《世界華人書畫作品集》、《世界書畫家真跡博覽大典》、《世界華人文化藝術界名人錄》、《中華書畫精典》、《當代書畫名家作品集》、《當代書畫藝術家精品集》、《中國專家人才庫》、《香港回歸書畫集》、《當代著名書畫家墨跡選》、《洗筆泉書畫精品集》、《建軍70周年書畫邀請展獲獎作品集》等多部大型典籍辭書,F(xiàn)為世界書畫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書畫家聯(lián)誼會會員、中國老年書畫研究會創(chuàng)作研究員、河南省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原安陽市老年書畫研究會常務副會長、濮陽市老年書畫研究會顧問、安陽書畫院顧問。
鄭老在每天的生活中,自得其樂,雖年事已高,仍手不釋卷,苦讀圣賢書,游暢三界,穿越千年的歷史歲月,以古人對話,將興衰榮辱匯總出來,教誨人心,避免重蹈覆轍。他用一顆童心未泯之心,內(nèi)則修身一己,外則造福天下。
Copyright (C) 2009-2016 中華文教網(wǎng) weimi58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京ICP備10012388號
商務聯(lián)系、網(wǎng)站內(nèi)容、合作建議:18610236845 zdkw2005@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