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熟女不卡,国产中文字幕视频,久久国产精品_国产精品,久久免费午夜福利院

      1. <object id="hdef9"></object>

        
        

          巍巍太行桑梓情

          作者: 林臏 鄭興偉 來源:2011年2月28日《今日文教》A13版 更新:2011-03-01 09:21
           

          巍巍太行桑梓情

                                          ——老年書畫家崔水山

           

              巍巍太行,風光旖旎,氣勢雄偉,盡顯崢嶸。

              古都安陽受這種得天獨厚的山川地勢的影響,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英雄人物和才子佳人。伴著悠遠綿長的歷史足跡,念先人們的豐功偉業(yè),發(fā)思古之憂情,感天地之情……

              遠在殷商時期,生活在洹河兩岸的殷商人就已在這塊豐美的土地上,創(chuàng)造出了世界上最早之一的文字一一甲骨文。殷商時期是一段多么激動人心的輝煌歲月,猶如熠熠星辰閃耀在歷史長河中。

              也正是在這塊美麗富饒的土地上,哺育了諸多帝王將相,大賢圣哲。從王相傅說,盤庚遷殷、武丁中興、婦好掛帥,再到紂王統(tǒng)一中原,武王伐紂,留下了許多殷商動人的歷史故事。圣賢們文治武功和安邦治國的韜略,激勵著世世代代生活在太行山腳下的桑梓學子,奮發(fā)進取,開疆拓土。

              林州地處太行山西南方,自古以來林州人民就有吃苦耐勞、艱苦奮斗,甘于奉獻的精神和敢叫日月?lián)Q天地的豪情壯志,崔水山便是其中的一位。

              崔水山多才多藝,德藝雙馨。攻書法、擅丹青、精篆刻。現(xiàn)為中國老年書畫研究會“創(chuàng)作研究員”,中國甲骨文書法藝術研究會會員及安陽輔導站副站長,安陽市老年書畫研究會常務副秘書長、安陽市畫院顧問。

          崔水山1 9 36年7月出生在林州的一個小山村,自幼天姿聰慧,勤奮好學。由于家境貧寒,小時沒有受過良好的文化教育。但家鄉(xiāng)秀麗的山光水色,給他帶來了希望和好運。

          每到春秋季節(jié),太行山山花爛漫,紅葉招搖,優(yōu)美的景色招來了不少各地的畫家到此寫生。這里群山成勢,峽谷幽深,濃蔭蔽日,綠浪滔天,懸崖峭壁處處橫生。山石千奇百怪,瀑布如銀河落天,蒼山似海,林瀾壯闊的景致是畫家們筆下喜愛的盤中餐。俗話說:“近水樓臺先得月”,天真好奇的小水山?jīng)]事就走到他們跟前,目不轉睛看著畫家手中的畫筆,那一點一畫組成的輪廓讓他開了眼界,并默默的印在腦海里。那是心靈的昭示,那是靈感的寄托。這種筆渲墨染深深的熏陶著他幼小的心靈。從此,這個山娃子就與筆墨結下了一生情緣。

          新中國成立后,國家文化教育事業(yè)逐步普及了起來。山村也有了學校,崔水山有了上學的機會,從小學到高中都在專心致志刻苦學習,于1 958年考入鄭州藝術學院美術系。這對家鄉(xiāng)人來說是一件天大的喜事,山村里飛出的“金鳳凰”在當時不多見,也可以說是農(nóng)村早期的大學生之一。

          在大學期間,崔水山主攻國畫,得益于中州畫派代表人物謝瑞階教授的點撥,系統(tǒng)的學習了山水花鳥畫。在扎實掌握這種畫派的同時,他還進一步研究上溯五代、宋、元、明、清等風格迥異的畫派,掌握了豐富的傳統(tǒng)技法。他還得到了丁析桂、王威等教授的指導,深入學習了素描和木刻。在名師的諄諄善教下,使他受益非淺,繪畫功力不僅基本功扎實,而且還有獨到之處,成為學員中的佼佼者。l 960年大學畢業(yè)后,被破格留校任教,足見學校對他的器重。

          在大學任教期間,崔水山主要教素描,他始終堅持教和學相結合。做為教師盡心盡職,兢兢業(yè)業(yè),一絲不茍的傳授給學生。他深知新中國剛成立十幾年,百廢待興,需要大量的人才。教書育人,培養(yǎng)人才是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在做好本職工作后,他常請教名家指點作品和出入學院圖書館,翻閱大量的繪畫書冊,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

          每逢假期,他就游歷祖國的山川大地,以大自然為師,沿河而上,穿梭在彎曲小道,細察品味山水、花鳥、林木。餓了就吃口硬饃頭,渴了就飲口山泉。夜里要么就住進農(nóng)家小院,找不到地方就露宿山林。短短的幾年功夫,他的花鳥畫達到了較高的水平,筆功深秀、清雅、生動,色彩柔美,給人以渾然天成的意趣和質(zhì)樸的生活氣息。如作品《鶴翔九天》,旭日東升,紅彤彤的海面迎來一群飛舞的仙鶴,在空中自由翱翔,百態(tài)千姿,栩栩如生,和睦相處的鶴群呈現(xiàn)出溫婉、安詳、警世和哲思,充滿著浪漫的藝術張力和視覺效果,不愧為一幅佳作。

          1960年國家提倡“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文藝方針政策,文藝事業(yè)在全國如火如荼的繁榮起來,到處展現(xiàn)出欣欣向榮的景象,崔水山為了響應祖國的號召,人才要到第一線為社會主義事業(yè)發(fā)展多做貢獻。當時風華正茂、才華橫溢的他毫不猶豫地響應祖國召喚,于1 9 6 3年離開大學,調(diào)入安陽市豫劇院藝術室從事編導、美術工作。

          在黨的文藝方針指引下,團里經(jīng)常到祖國各地演出。節(jié)目末開始前,宣傳廣告畫先行。崔水山運用嫻熟的筆法繪制廣告畫,在那個沒有電視的年代里,廣告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他的生花妙筆,招來了很多觀眾,給團里帶來了很大的效益。

          創(chuàng)作永遠來源于生活,在團里沒有事情的時候,崔水山就深入大別山、東北千山、桂林山水、太行山等名山大川寫生,這些山留有他踏過的足跡和汗水。他身背畫夾,一把雨傘,手持拄杖,在風雨山徑中行進。面對山、感悟山、融入山,無論條件多么艱苦,從沒有退縮過,仔細觀察層巒疊嶂、起伏跌宕,靜謐幽邃的大山和飛流之下的瀑布,以及山中陰晴、云雨、晨昏、晝夜的景色變化。他更鐘情于四季之景,春天山花遍開;夏天姹紫嫣紅;秋天紅葉斑斕;冬天白雪皚皚,不同的奇觀異景常是他筆中的囊中之物。

          說起太行山,秋霜時節(jié)的景色令人怦然心動,漫山遍野都仿佛像更衣一般,裹上了一層黃斑斕,輝煌燦爛。紅葉飄擺,颯颯作響,是葉而如花,不是花而勝似花。使雅興之一喜其色彩濃艷,他領略著紅葉的綽約風姿,并被那些顏色的復雜層次所感染,確不少作品顯露出紅色又有深紅、淺紅,在綠色中又有濃綠、淡綠,各種顏色中還有不同深淺的顏色,盡顯個性和風流。作品《太行秋景》體現(xiàn)出了萬山紅遍,層林盡染,一枝一葉總關情,酣暢淋漓,恢弘壯美,氣勢磅礴,具有一往無前的宏大氣派。從其作品中可以領略不同風格的技巧,令人產(chǎn)生無限遐想,仿佛身臨其境,風清云淡,情意濃濃,耐人尋味。

          2 0世紀6 0年代,在國家經(jīng)濟困難時期,為了改善經(jīng)濟條件,在黨的英明領導下,林州人民寧愿苦干,不愿苦熬,以“誓把河山重安排”的英雄氣概修建紅旗渠。1 967年崔水山也來到了家鄉(xiāng),積極投身建設中去。在那段艱苦歲月里,修建者們以氣吞山河,戰(zhàn)天斗地的壯舉,用自己的雙手、鋼釬、鐵錘、繩索和籮筐攀登在懸崖峭壁上奮戰(zhàn)著。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不畏困難的坦蕩胸懷,體現(xiàn)了一心為公的高尚品德。白天勞動,晚上他顧不上勞累,繼續(xù)在微弱的燈光下進行創(chuàng)作,再現(xiàn)了當時的勞動場景。其中有一幅作品《工具改革》直到現(xiàn)在已成為一件難得的珍品。它記載著4 0多年前,太行山上彩旗飄揚,人頭攢動。勞動建設者在懸崖峭壁,險灘峽谷上開鑿了舉世聞名的“人工天河一一紅旗渠”的宏偉壯觀場景。這幅作品至今仍被專家叫好,它是歷史的見證物。紅旗渠如今已不是單純的一項水利工程,它已成為民族精神的一個象征。在紅旗渠修建中形成的“自力更生、艱苦創(chuàng)業(yè)、團結協(xié)作、無私奉獻”的精神被譽為紅旗渠精神。

          每當崔水山說起那段激情歲月,心潮澎湃,歷歷在目的往事涌上心頭,手舞足蹈,滔滔不絕。讓聽者不僅激動,而且深深的欽佩當年的建設者。4 0年彈指一揮間,昔日貧瘠荒涼的山地,已變成造福當?shù)厝嗣竦臓N燦金山。猶如一顆塵封許久的珍珠,綻放出絢麗的光彩。

          也就是在參加修建紅旗渠的過程中,崔水山愛上了速寫人物繪畫。他的人物畫表現(xiàn)出人物內(nèi)心世界和斗志昂揚的精神境界,滲透出強烈的人性思考。畫一個活一個,直抒胸臆,追求自由,筆畫奔放、大氣、曠達,再現(xiàn)建設者揚風破浪,中流擊水,盡顯英雄本色的特征。

          上世紀7 0年代,崔水山無意間發(fā)現(xiàn)了一本《甲骨文字譯林》,在閑暇閱讀。甲骨文是安陽城市名片,對于安陽來說,這是人無我有,人有我優(yōu)的獨特資源。自己是安陽人,又是學書畫的,如果不學點甲骨文,還算什么安陽人呢?從此他就認真臨摹這些字體。從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等方面入手。為求得準確,他用了很長的時間考察小屯、殷墟,踏著中國三千多年前殷王朝的都城、宮殿遺址,采集了一堆各歷史時期的陶片,使他對洹河兩岸的遠古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久而久之,對商代文化與甲骨文認識也有了升華,他又拿起刻刀契刻甲骨文。在點畫、章法、結構及均衡對稱上下工夫,他又把和諧、統(tǒng)一的美學意識融化到刻畫中去,體現(xiàn)出文字結構嚴謹、形體、纖細、秀美的特點。在刻刀和書法的結合下,崔水山的甲骨文書法寫的淳樸、自然、雅飾、莊重洋溢著詩情畫意。安陽師范學院教授郭青萍看了他的甲骨文書法后,評價到:“有境界,則自成高格”。他的作品深受收藏者的喜愛,有不少作品,常常作為禮品贈送國內(nèi)外友人。

          崔水山1 996年退休后,參加了安陽市老年書畫研究會,繼續(xù)從事藝術研究和輔導學員。2000年得知安陽市申報殷墟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后,已是兩鬢斑斑的他激動不已,覺得應該為申遺作點什么?他還是拿起了手中的筆,用了將近一年的時間,創(chuàng)作出一副一百米長的甲骨文書法作品。真是個奇跡,原安陽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肖繼業(yè)看到后,大為贊嘆:“了不起,真了不起啊”!同時為了更好的宣傳古都安陽和甲骨文書法,從2000年至2003年他和市老年書畫研究會的同事書寫了近百幅甲骨文書法作品三次到北京展覽。每一次展出都深受觀眾好評,大家紛紛向他討字。他挽起袖子,揮毫潑墨,不顧勞累,一寫就是大半天,盡管已左喘吁吁,但滿足了大家的需求,有效的宣傳了古都安陽,受到了同行們的稱道。

          崔水山生活十分簡樸,目前還居住在2 0多平米的臥室,老伴常年臥病在床,但他為人達觀大度,樸實耿直,心系貧困群眾熱心從事慈善事業(yè)。為了幫助失學兒童,先后向中國慈善總會捐贈書畫作品五十多幅,拍賣所的款,由慈善總會全部用來資助失學兒童和困難家庭,盡到了自己的一份心情,由于長期從事慈善事業(yè),2007年他被中華慈善總會定為慈善藝術家。

          在追求藝術的道路上,年逾七旬的崔水山仍然孜孜不倦,勤奮刻苦,真是“畫師暮年,壯心不已”。追求藝術是枯燥的,但是,他的心始終陶醉于寂寞的美麗中,穿越在夢境中尋求心靈的寄托和慰籍。

          白駒過隙,歲月無痕。

          墻內(nèi)開花紅似火,墻外開花分外香。

          崔水山這種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給他帶來了碩果累累的成績。1982年河南省首屆“舞臺美術展覽”獲設計創(chuàng)作獎;1991年安陽市首屆“水彩畫”展獲二等獎;1996年舞臺美術“傳統(tǒng)劇目”安陽市(1 98 0—1 98 5)獲文學藝術創(chuàng)作獎;1 9 97年作品入編《中國名人大型史冊、書畫卷》被授予“當代書畫家”稱號;l 9 97年書法作品“當代書畫名人名作博覽”作品由“書堂山杯”組收藏;同年書法作品在臺灣參加展出獲優(yōu)秀獎;1 99 8年書畫作品被編入《跨世紀書畫家精品集翠》一書;1 999年甲骨書法作品在紀念甲骨文發(fā)現(xiàn)百周年海內(nèi)外甲骨文書法作品展覽中展出,并將作品作為珍品被中國安陽殷墟博物苑收藏;同年,祖國頌.慶祝建國5 0周年“華夏之星獎”中國書畫藝術交流大賽獲銀獎;2 005年獲“百年中國書畫家”稱號;還被評為“中國書畫年度人物”稱號和“中國藝術寶典”編委會中國文化藝術家協(xié)會授予“杰出中國藝術家”稱號;2 006年參加中國文學藝術家書畫攝影名家國際展覽展出;2 007年作品被收入《中華書畫名家作品集》。

          夕陽是杯陳年的美酒,越品越有味。生命是如此美麗,令人陶醉。崔水山還有一個心愿,那就是準備著出版《烏的形體結夠及動態(tài)技法》一書,里面收集了他對百種鳥類的繪畫心得,圖文并茂,價值極高,非常適合于美術愛好者。他要帶著這份屬于他和家鄉(xiāng)人的作品獻給社會,他要把這杯經(jīng)歷彌濃芳香醇酒,灑遍故鄉(xiāng)的山呦呦,灑遍家鄉(xiāng)的每一寸土地。

          我們也衷心的祝福他的作品早日問世,也祝愿他在藝術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記者:林臏   鄭興偉

          手機版
          http://e.zhwjw.net/
            網(wǎng)友關注
          • 課題研究
          • 文教視點
          • 新聞資訊

          Copyright (C) 2009-2016 中華文教網(wǎng) weimi58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京ICP備10012388號

          商務聯(lián)系、網(wǎng)站內(nèi)容、合作建議:18610236845 zdkw2005@163.com

          QQ客服: 點擊這里給我發(fā)消息 | 點擊這里給我發(fā)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