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的認知特點要求,互動游戲是最佳方式。它是在幼兒已有經(jīng)驗的基礎(chǔ)上展開的,符合每一個幼兒身心發(fā)展要求。有幼兒的地方就有游戲,游戲是幼兒生活、學習中不可分割的部分,它能給幼兒帶來歡樂和滿足,教師要做到和幼兒一起玩,一起笑,耐心的感受他們的想法和感受,一起探索游戲中碰到的問題和享受其中的樂趣。
一、讓幼兒成為游戲的主體
教師設置游戲后,參與游戲中但是不能按照成人的思維設置游戲的結(jié)果。例如:小班的娃娃角,里面有豐富的家庭用品,充滿了溫馨,孩子可以在里面游戲、模仿生活中爸爸、媽媽的語言,能力強的幼兒還可以自行分配角色,進行一些簡單的對話。有了適合他的環(huán)境,孩子就會有說的欲望。例如:在游戲“理發(fā)店”里,我看到兩個幼兒在爭吵,一個說:“我不洗頭了,你們的理發(fā)店連吹風機都沒有,”另一個說:“你不要這樣嘛,我們一起想辦法!鄙塘苛艘魂嚭,來到了我跟前說:“老師你能幫我們做一個吹風機嗎?”我立刻答應,帶著他兩一起做起了吹風機,我們先找了一個紙巾筒,又找了一根小木棒,糊的糊、粘的粘,不一會,吹風機就好了,他倆高興地拿著吹風機玩了起來,從中使我悟出“游戲有利于幼兒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游戲是培養(yǎng)幼兒創(chuàng)造力的手段之一,幼兒不僅從外界吸取知識經(jīng)驗,而且還想把自己頭腦中的豐富想象表達出來,游戲恰好能夠滿足幼兒的這種需要。
二、讓幼兒在游戲中充分展示自己
創(chuàng)造離不開想象,想象離不開聯(lián)想。游戲是培養(yǎng)和發(fā)展幼兒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的重要方式,因幼兒生活經(jīng)驗不足,思維就無法固定化,這樣也就更利于他們想象力的培養(yǎng)。例如:在一次游戲中,我出示紅色問:“看到紅色你想到了什么?幼兒答:想到了太陽、血、蘋果、辣椒、國旗、水彩筆、草莓、衣服、褲子……教師進一步問:看到小白兔留下紅色的腳印,你想到了什么?幼兒答:想到了小白兔身上暖洋洋的,連腳印都映紅了,還有的想到大灰狼把小白兔咬傷了,他使勁往家跑,地上流了好多血,還有的想到小白兔再用紅顏料印畫……我們教師只有抓住每一次讓幼兒充分想象的機會,才能使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得到積極地發(fā)展。游戲的形式多種多樣,作為我們教師應組織幼兒進行各種游戲,使他們感受到快樂的同時,更重要的是不失時機地為幼兒創(chuàng)造想象的時間和空間,從而促進他們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
三、給幼兒游戲自主權(quán)
在自主游戲中,教師要撒開手讓幼兒按自己的意愿,獨立自主地選擇游戲,教師做到“放”、“導”結(jié)合,努力促進幼兒的自主性,要以幼兒為主體,將游戲的主動權(quán)交給幼兒,如幼兒玩什么、怎樣玩、和誰一起玩、都讓幼兒自己選擇,自己作主。和幼兒一起玩,一起笑,一起探索游戲中碰到的問題,共同交流和享受其中的樂趣,讓他們在自由自在的玩中提高自主創(chuàng)造力。游戲是幼兒根據(jù)自己的興趣,自愿的進行活動,所以,我經(jīng)常問:“今天你們想玩什么游戲呀?”由幼兒自己選擇玩什么、怎樣玩自己作主,幼兒在游戲中可以不受任何限制,盡情玩耍。只有通過他們自己選擇后,他們才會玩的盡興,學得開心。教師并非完全放任,這時,教師要以飽滿情緒感染影響幼兒,對幼兒的活動表示支持、贊許,還要對幼兒游戲應做到心中有數(shù),進行相應的指導。當孩子在活動中遇到困難時,我們都積極鼓勵幼兒,積極動腦筋想辦法,去克服困難。
總之,在幼兒學習生活中開展游戲活動,對兒童成長有明顯的作用,它不僅能滿足幼兒游戲的需要,還能促進幼兒的個性與發(fā)展,另一方面,他能寓教于樂,適合幼兒身心發(fā)展。
(作者單位:貴州省務川縣中心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