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運用多媒體教學的幾點思考
山東省兗州市顏店鎮(zhèn)丁郗小學 徐國旗
利用多媒體可以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優(yōu)化教學手段,增加課堂容量。同時,多媒體教學也存在很多弊端。譬如:教學內容的過分直觀化抑制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再創(chuàng)造力,忽略了學習主體的學習積極性;本末倒置,忽視了學生語感的培養(yǎng),不利于提高學生的真實語文水平 ;課件“統(tǒng)治”課堂,形式和內容脫離;運用課件目的不明,課件內容大而全,學生難以吸收;我們有必要對這股多媒體教學熱作一個冷靜的思考。因此,筆者建議在制作和使用多媒體課件時:
一、處理好三個關系:
第一、要正確處理好教學目的與教學手段的關系,始終把教學目的放在首要位置,讓多媒體技術為教學目的服務。新課程理念要求的教學目的是通過學生的學習,使學生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yǎng)和科學素養(yǎng),具備創(chuàng)新精神、合作精神和開放的視野。因此,運用多媒體手段進行教學,必須始終圍繞新課程的教學目標。要把教學目的作為一條主線,始終貫穿于多媒體教學的始終,讓手段為目的服務。只有緊緊圍繞教學目的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才能達到教學目的,真正發(fā)揮多媒體教學的作用。 第二、要正確處理教師講授與多媒體演示的關系,以學生的自我發(fā)展為中心,通過多媒體教學促進學生的智能綜合素質的全面發(fā)展。在利用多媒體教學過程中,我們不能忘記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學習方式,必須把多媒體教學與教師的講授有機結合起來,讓機器為人服務。
第三、要處理好教學過程中學生技能性發(fā)展和品德性修養(yǎng)的關系,把教學的目標放在培養(yǎng)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人才上。多媒體提供的全方位、超前性的理念深深影響著學生的成長,能使學生具有現(xiàn)代意識、現(xiàn)代科學知識、現(xiàn)代技能,從而達到愛國主義教育的目的。因此我們在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進行新語文教學中,必須在注意技能性發(fā)展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二、采取兩個對策:
第一、維持策略。在語文教學中,對于某些問題,用傳統(tǒng)的語言、文字等形式已能表達得十分清楚,如果單純?yōu)榱俗非笮问降亩嗪腿ㄙM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收集、制作影像資料,必定得不償失;另外,文學語言不同于其他語言,利用多媒體直觀的視覺形象有時是難以傳達文學語言的豐富內涵的。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不能一味追求教學手段的現(xiàn)代化,相反,繼續(xù)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是最佳選擇。
第二、折衷策略。多媒體教學與眾多其他教學手段相比有著獨特的優(yōu)點,但是多媒體并不是全能媒體,并非所有課程的所有教學都必須使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因此,把多媒體與其它多種媒體同樣看待,研究多媒體與其它媒體的有機組合,在教學中合理設計、搭配、應用多媒體和其它媒體,共同發(fā)揮出綜合效益。特別是選擇適合發(fā)揮多媒體特性的教學內容,制作多媒體教材,把有限的制作能力用在關鍵的地方。
三、突出一個“活”字:
怎么樣才能算課堂結構設計“活” 。首先,突出學科特征,體現(xiàn)文體、課型特點。將聽、說、讀、寫等特征體現(xiàn)在課堂結構設計上,在多媒體運用上要找到最佳的切入點,以體現(xiàn)出各種文體、課型的特點。其次,以學生為主體進行課堂結構設計。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是教學活動的積極能動的參與者。在教學中要利用多媒體教學化靜為動,化抽象為具體,利用圖、音、文交互的特點,提出開放性的問題,設計巧妙的情境,給學生留足思考的時間和空間,激發(fā)學生更強烈的參與意識,為學生主動學習提供開放的活動環(huán)境。再次,體現(xiàn)出教師的教學個性。語文多媒體課堂不能“以機代人”。教師一定要用己所長與多媒體緊密結合,用自己的激情去感染學生,使不同的教師展示出不同的教學特色來。
總之,語文教學應在充分分析語文學科自身特征和課程內容的基礎上選擇符合實際情況的教學手段才是明智的選擇。多媒體教學要和語文學科的學習特點學習規(guī)律有機結合,不能盲目攀比現(xiàn)代多媒體和網(wǎng)絡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