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初中思想政治課教學的幾點思考
湖北省沙洋縣曾集鎮(zhèn)蔡廟中學 馬于洪 李金菊
在大力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今天,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發(fā)展能力為主線的素質(zhì)教育“三為主”精神的指引下,在農(nóng)村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模式的實踐研究中,我們實踐了“情境導入,質(zhì)疑析文,對照反思,活動訓練”這一教學模式。
情境導入
思想政治課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教品德學的主陣地,教師在向?qū)W生進行思想教育品德教育時,自己首先要以飽滿的政治熱情、高尚的品格修養(yǎng)、通俗的說理能力、恰當?shù)牟牧仙A能力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學習的激情、情操、認識、意志的提升。這在思想政治課教學的開始階段非常重要。因此,有經(jīng)驗的教師都特別注重課的開端--導入。
思想政治課有別于其它課的最顯著特點是它的思想性、教育性和情感性。所以我們在課的導入階段中提出了“情境導入”,這是通過教師組織材料,創(chuàng)設符合教學目標的教學環(huán)境,目的是將學生的知、情、意、行聚焦于本課教學要求上來;意義在于情的感染、知的渲染、意的鍛煉、行的訓練;途徑在于展示畫面、角色扮演,集說、講、演的教學方法于一體。要求在于形式新、材料親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質(zhì)疑析文
《思想政治》教材是一套很好的教科書,它的內(nèi)容廣泛、形式新穎、素材實在深受廣大教師、學生的愛好。它的課文通俗易懂,事例有較好啟發(fā)性,讀來耐人尋味。教師在組織教材時,可以像語文教師教閱讀課文那樣,在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因文尋理的悟性,較好的做法是--質(zhì)疑析文。
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根據(jù)課文的不同、教學目標的不同、事例材料的不同,而采取一種帶著疑問讀課文,帶著疑問分析課文的做法。即重點讓學生解決“本文說了一件什么事?有什么值得你學習的?道理是什么?”這是思想政治課的教學特殊性所決定的。
活動訓練
“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學生在一節(jié)課中經(jīng)歷了激情、自悟、反思的體驗,明白了做人的道理,知道了自己的行動方向,這時該到對其進行行為訓練了--活動訓練。
活動訓練是根據(jù)以上三個步驟收獲,教師對學生進行的一種行為訓練,以鞏固其所明白的道理,明確其今后努力方向,體驗其課上悟出新理的導行效果,證明自己在做人上能否有飛躍所進行的以表演為主要形式的角色換位教育方法。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一定要有活動來作為依托,學生在演中證理、明理,在演中做人、感人,在演中體驗做一個好人的樂趣,體驗思想政治課的豐富多彩,人生的價值觀得到良好的樹立,達到了思想政治課的導行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