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九年級化學實驗
河南省安陽縣許家溝鄉(xiāng)一中 徐照剛
化學實驗教學是中學化學教學的基礎和重要組成部分,實驗教學活動包括教師的演示實驗、學生的分組實驗、實驗習題以及課外化學科技活動等。各種方式的配合和運用,對于學生形成化學概念、理解和掌握化學知識以及能力的培養(yǎng)和智力的開發(fā)起著很大的作用。完成“雙基”及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手段——演示實驗。
教學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學會教材上的知識,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多方引起學生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學生有股內在的學習動力,這樣才能提高教學效果,完成教學任務。根據(jù)學,F(xiàn)有的狀態(tài),經(jīng)費不足的條件下,在教學中以課堂上教師的演示實驗更為重要,通過生動、有趣的演示實驗,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實驗裝置、操作和發(fā)生的現(xiàn)象,它可以引起學生對化學課的興趣,有濃厚的興趣和愛好,才能有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這一點,對于剛接觸到化學課的九年級學生尤為突出。
一、 培養(yǎng)能力的有效手段——分組實驗。
教學過程是學生的認識過程,它應遵循辯證唯物主義認識的普遍規(guī)律,即列寧指出的“從生動的直觀到抽象思維、并從抽象思維到實踐”的認識事物的辯證途徑。在化學教學中,作為形成學生感性認識的生動直觀,大多是演示實驗,而在學生的認識從抽象的思維進入到實踐時,又往往是自己動手做實驗。
學生動手實驗,應注意培養(yǎng)他們有良好的態(tài)度和方法,才能起到實驗應有的作用。并且應循序漸進地逐步提高要求。
三、創(chuàng)設家庭小實驗,把課堂教學延伸至課外,進而引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教學實踐表明,家庭小實驗的引入,使課堂教學延伸至課外,它對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鞏固知識技能、培養(yǎng)能力、開發(fā)智力起到一定作用。但是由于青少年好奇心強,對觀看實驗很感興趣,若教師預先不引導學生應注意什么,讓學生憑個人愛好自由選擇地觀察某一現(xiàn)象,結果得出結論五花八門,有的抓不住要害,達不到實驗的目的。所以老師一定要先強調應如何觀察,觀察哪幾點。
四、提高實驗的成功率,深化學習的興趣。
演示實驗保證成功,才可以充分發(fā)揮演示實驗在教學中的示范作用。要保證演示實驗成功,除了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外,對某些實驗,還可以加以改進,以提高成功率,加強實驗效果。要做到這個,就需要教師在這方面多下苦功。
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自覺性和積極性的核心因素,是學習的強化劑。當一名學生對所學的課程發(fā)生了興趣時,就能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币虼,如何通過實驗教學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還需要我們不斷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