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熟女不卡,国产中文字幕视频,久久国产精品_国产精品,久久免费午夜福利院

      1. <object id="hdef9"></object>

        
        
          首頁>>科技社區(qū)>> 山藥無公害標準化栽培技術(shù) 正文

          山藥無公害標準化栽培技術(shù)

          2010-11-09 08:18 文/杜艷麗 科技信息報今日文教11月8日用A8版

           

                                   山藥無公害標準化栽培技術(shù)

           

                                            文/杜艷麗

           

              山藥為薯蕷科薯蕷屬植物,富含蛋白質(zhì)、氨基酸、維生素、淀粉、糖類等,在人們?nèi)粘I钪邪缪葜匾巧宜蔀橐环N國際性藥食兼用作物。山藥也是我地區(qū)傳統(tǒng)的主要經(jīng)濟作物,經(jīng)濟效益高。2010年,我們山東省定陶縣陳集鎮(zhèn)種植山藥達1萬畝,被國家質(zhì)檢總局實施了國家地理標志產(chǎn)品保護,F(xiàn)將我鎮(zhèn)山藥栽培關鍵技術(shù)介紹如下。

              一、選地與整地

                1、選地。應選擇周圍工業(yè)污染少、大氣質(zhì)量優(yōu)、灌溉水質(zhì)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土壤要求為土層深厚、疏松、肥沃的沙質(zhì)土或沙淤壤土;地塊要求地勢高、排水通暢。

                2、整地。山藥根系發(fā)達,宜選擇排灌條件良好,土層深厚、疏松、肥沃的沙壤土。冬前深翻,春節(jié)后運用打溝機打溝,按1m行距打豐產(chǎn)溝,溝深1.8m以上,以充分凍融熟化土壤,也可打洞栽培。用山藥開溝機所開的溝(16-18cm20-25,深1.6-2.0m但窄溝能復種多年且不易轍溝)質(zhì)量好。整地可在冬前或播種前20天進行。

              二、種子選擇與處理

                 1、選用良種。山藥主要靠營養(yǎng)繁殖,將上一年繁育的的山藥栽子或者整條塊莖切成小段,即為山藥種。山藥播種前要對種塊嚴格選擇,選擇無病、無損、粗細適宜的塊莖做種子。

                 2、種塊處理。將選好的塊莖進行切段,切好后,用70%代森錳鋅超微可濕性粉劑沾種,對切口進行消毒,然后放在陽光下曬種45天,曬到切面上有干裂的小口為宜。嚴禁種塊高水分下地,經(jīng)過充分曬種,種塊已具備了發(fā)芽能力,于清明前后栽種。

              三、適時播種

              處理好種塊、松土起壟后,就可以等待時機播種啦。山藥喜溫暖、不耐寒、怕霜凍,露地栽培條件下,淮河流域3月下旬—4月上旬,終霜后、地溫穩(wěn)定在10℃以上時才可以播種。長江流域一般3月上、中旬播種;黃河流域4月上、中旬播種。在播種前一天,要對種塊進行最后一次挑選,挑去傷病、腐爛的種塊,用50%多菌靈1000倍液浸種5分種,晾干待種。播種時,先在機械挖溝培出的土壟上,順著壟的方向開寬、深各810厘米的播種溝,用腳輕踩播種溝底,用50%氯溴異氰尿酸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或1.5%噻霉酮水乳劑1000倍液、或70%超微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順播種溝噴霧,將種薯保持頂芽方向一致,順著播種溝的方向平放在播種溝內(nèi)。一般肥水情況下,株距25厘米,每畝播種2500株左右。為便于管理,山藥栽子、山藥段和不同大小的種塊要分開播種。播種后及時覆810厘米厚的碎土,將壟拍平保墑。}

              四、田間管理

                 1、插架與整枝。插架、整枝、除蕾,苗高20cm時要及時搭架,架高0.7m-1.7以上為宜(據(jù)不同的品種),以利通風透光。常規(guī)栽培山藥一般不需要整枝,只要出苗初期拔除多余的初生莖枝,每株只留一條強壯的主莖即可。山藥豆是山藥蔓的變態(tài)腋芽,也叫氣生塊莖,如果所結(jié)的山藥豆太多,會與地下的根狀塊莖爭養(yǎng)分,也會影響塊莖的膨大,所以除采收山藥豆的植株外,要除去多余的山藥豆。一般山藥豆7月上旬始見,8月下旬停止生長,留作種子每667平方米產(chǎn)量要求控制在100-150kg。若進入8月后地上莖枝生長太旺,塊莖膨大速度會變慢。

                 2、肥水管理。山藥根系多分布在30cm耕層土內(nèi),所以應注意淺施肥。追肥應注意不傷根系,可于5月底6月初(塊莖開始膨大)結(jié)束追肥,這時應重施一次膨大肥,一般每667平方米追施尿素20kg,并增施適量的磷鉀肥。結(jié)合追肥,最好再噴施一遍土壤調(diào)理劑。6月中旬以后,視長勢防脫肥,可補施葉面肥(尿素加磷酸二氫鉀)噴施寶或全豐素等植物生長調(diào)節(jié)劑。山藥耐旱怕澇,正常年份一般不需澆水。山藥發(fā)芽期遇雨土壤板結(jié),需立即松土。雨季忌積水,應提前疏通田間排水溝,及時排澇。若遇干旱年份,在山藥生長盛期和根狀塊莖迅速膨大期,應采取澆小水潤壟,保持土壤濕潤即可。收獲前1周停止?jié)菜?/SPAN>

               3、中耕除草。山藥中耕除草應結(jié)合澆水、追肥、封壟等進行。澆水后或降雨后要及時中耕,破除土壤板結(jié)。中耕要淺,以防傷根,靠近植株的雜草要用手或鏟子除凈,防止折斷枝蔓。

              五、病蟲害防治

              山藥常見病害有山藥炭疽病、山藥葉斑病、山藥莖腐病、山藥斑紋病、山藥根結(jié)線蟲病等。山藥蟲害有螻蛄、蠐螬、小地老虎、金針蟲、斜紋夜蛾、菜葉蜂等。

                1、病害防治。一般采用農(nóng)業(yè)防治和化學防治兩種方式。農(nóng)業(yè)防治就是利用山藥生產(chǎn)中育種、栽培、耕作等技術(shù),達到避免、減輕和消滅病害的方法,主要包括輪作、深耕、清潔田園、配方施肥、合理灌溉和選用抗病品種等。化學防治又分為化學保護和化學治療;瘜W保護就是在山藥未發(fā)病前噴施殺菌劑,以防病原菌侵入,使植株得到保護;瘜W治療就是在感病后噴施藥劑,恢復植株健康或阻止病害繼續(xù)發(fā)展。

                 2、土壤消毒。使藥劑均勻分布在30cm內(nèi)的土層中。對于地下害蟲,可用辛硫磷、敵百蟲等拌毒土在播種前進行土壤處理或出苗后拌毒餌撒施或灌根防治,以預防為主。

              六、精細采收

              在10月底至11月初,當植株地上部變黃枯死后,即可采收地下塊莖。先將支架及莖蔓一起拔掉,接著抖落莖蔓上的零余子,并將其收集起來,然后挖收地下塊莖。方法是:從一端開始,挖60厘米見方的坑,采收者坐在坑沿,用特制的近長方形山藥鏟,沿著地面上10厘米處兩邊側(cè)根系,將其泥土鏟出,一直鏟到見到塊莖尖端為止,再輕輕鏟斷其余須根,手握塊莖中上部,小心提出。注意一定要在初霜凍到來前采收完畢,否則塊莖易受凍害,使商品價值大大降低。

                                                 (作者:山東省定陶縣陳集鎮(zhèn)人民政府)

          中華文教網(wǎng)手機版
          ? 中華文教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 中華文教網(wǎng)簡介 投稿指南 聯(lián)系我們 tags 版權(quán)聲明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