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東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山東分公司 高翔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黨的基層組織是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貫徹落實的基礎,要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突出政治功能,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fā)展的堅強戰(zhàn)斗堡壘。
黨支部作為黨組織的基本肌體,在黨內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更是繼續(xù)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主要執(zhí)行載體;鶎狱h支部作為與黨員、群眾接觸最為直接的組織,不僅具有組織管理職能,同時也發(fā)揮著重要的思育、關愛、穩(wěn)定等作用。
黨員群眾的思想工作是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一直堅持的經典方法,也是中國共產黨在發(fā)展壯大、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中能夠知民意、聚民力、得民心,并取得最后勝利的關鍵所在。從建黨初期,上級黨委委派專人前往地方建立支部,建立了傳達命令、宣傳思想的機關;到土地革命時期,黨在農村革命根據地建立了蘇維埃政權,古田會議提出“用無產階級思想進行軍隊和黨的建設”決議,以及三灣改編提出“支部建在連上”的基本原則,為進一步明確了強化支部建設的行動指南;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黨的支部建設經歷了整頓,逐步形成了健全的黨支部的標準;再到解放戰(zhàn)爭時期,黨支部建設越發(fā)規(guī)范化、制度化,其凝聚力、戰(zhàn)斗力得以充分彰顯。黨的支部建設工作貫穿于黨的發(fā)展歷程,更將在新形勢背景下發(fā)揮更大作用。
2018年新發(fā)布的《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詳細提出了黨支部的七個職能,明確了黨支部在黨員和群眾中的角色定位。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fā)以來,各基層黨支部在動員人心、網格排查、沖鋒抗疫等方面展現了強大的政治動能,與此同時黨支部在后勤保障方面的物資配送、政策宣講、關愛慰問方面同樣履行了不可或缺的職責,真正實現了黨旗在一線的飄揚與解決后顧之憂的雙向保障。近期,國際局勢復雜性再度升級,中國在向第二個百年目標邁進的道路之上也面對著前所未有的外來挑戰(zhàn),如何教育引導全體黨員群眾站穩(wěn)政治立場,守好意識形態(tài)主陣地,自覺融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zhàn)略全局,離不開基層黨支部的傾力付出。
談心談話制度是黨內政治生活的一項基本元素,堅持和完善好談心談話制度,使其真正發(fā)揮作用,是基層黨支部做好黨員思想教育和凝聚服務群眾工作的重要途徑。而從現實運轉的情況來看,黨支部在談心談話的執(zhí)行上與制度要求和黨員群眾的需求之間還存在一定的差距,例如日常交流頻次不夠、談話內容過于片面、談話效果不明顯、“必談”工作落實不到位等情況。究其原因,可以總結為兩個方面,一是部分黨支部負責人不善于運用談心談話方式,受限于個人政治水平、溝通藝術、認知理解等因素;二是出于袒露內心的思想負擔、對“民”與“官”的偏差認知以及政治覺悟不到位等因素,個別黨員群眾不愿意交流談心。
立足黨建研究和黨務實踐的視角,強化黨支部談心談話制度需要充分運用好考核這一抓手,將其納入黨支部目標管理、黨支部書記業(yè)績考核等體系項目中,作為一項支部建設考核的重要指標。重新明確談心談話制度作為黨支部思想建設工作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充分發(fā)揮對黨員和群眾的思想引領、政治關愛、情感維系作用,夯實組織建設工作的根基,避免談心談話制度流于形式,缺乏應有的政治性、組織性和情感性。運用談心談話制度,及時發(fā)現黨員群眾在思想認識上偏差、紀律規(guī)矩上的苗頭、個人發(fā)展上的需求、工作生活中的困難,全方位關注狀態(tài),有方法引導教育,辦實事解決問題,通過微觀上“個體聚焦”達到宏觀上“人心一致”的效果,使黨支部在作為黨員群眾的政治向導和組織歸屬的基礎上,在更高層次實現文化能量的輸出,逐步升級成為情感和精神依托歸宿,致力于形成黨員群眾“政治上向組織看齊、行動上堅決服從、工作上主動匯報、心理上完全信任”的氛圍模式,構建起一種新形勢下的社會平衡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