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永嘉縣實驗小學六(6)班 李周燦
世界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 ——題記
《安琪拉的灰燼》是1996年美國的一位作家弗蘭克·邁考特創(chuàng)作的自傳體長篇小說。作者曾在書中說道:“當我回首童年,我總奇怪自己竟然活了下來……”這究竟是怎樣的童年呢?
家里窮苦潦倒,父親是個不可救藥的酒鬼;母親是個地道的家庭主婦,總是坐在火爐旁哀嘆不停;還有那不休不止的濕漉空氣帶來的咳嗽與肺病,接踵而來到這個世上又因病去世的兄弟姐妹,出生在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弗蘭基從出生之日開始,他就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書中字里行間都充滿了苦難,但是它卻不叫人絕望。
弗蘭基的童年是如此的悲慘,但是令我驚訝的是那經歷磨難的生命,在窮困潦倒中非但沒有枯萎,失去光澤,反而更加熠熠生輝。苦難就像磨刀石,把生命之刀打磨得閃閃發(fā)光。弗蘭基手握生命之刀,在成長的道路上,披荊斬棘追尋夢想。在母親的呵護下,他成為了一個有激情、有夢想的男孩。
在他的身上我沒有看到怨天尤人,而是樂觀進取,充滿著夢想和對未來的憧憬。作者在書中有一句話使我印象深刻:“我們在物質上非常貧窮,但我們總是很快樂,有很多渴望,很多夢想,很多激情,我們感覺很富有。”
是啊,所有人都無法決定自己生來的模樣,無法選擇自己出生的環(huán)境,但是我們可以決定未來的去向。自弗蘭基出生可以說是被命運拋棄的人,但是苦難的人生并沒有讓他放棄夢想與自我。
與他相比,我是羞愧的。平時我一遇到一點不如意的事就怨天尤人,總感覺上天對自己的不公……今后我要向他學習,學習他的堅韌,學習他的樂觀處事……
困苦與磨難都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愿我們都能以樂觀的態(tài)度和進取的態(tài)度做一件成長的護甲,去披荊斬棘!
(指導老師:鄭樂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