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安龍縣第六中學(xué)七(7)班 徐燦秋
這是朋友告訴我的故事,聽完后的那一刻,我長大了。
——題記
她又站在這兒了。
每天下午放學(xué)后她總是要躲在這棵棕樹后,偷偷地盯著那寬大的閃著綠光的棕葉迎風(fēng)搖曳……
春天的陽光柔和而含蓄,她偷偷取出她珍貴的感情照片,注視她像芭蕾舞的演員一樣優(yōu)雅,揚手、踮腳、旋轉(zhuǎn)、飛躍。自己是它的觀眾,在某個角落凝視著它。
家里有一個弟弟和妹妹,家里就只有爸爸在掙錢,養(yǎng)活她家五口人。
她還記得前年過年時爸爸明明只工作到十二月二十九日就可以休假,可到了大年三十的那天晚上只因為一個電話,電話那邊說廠子里的機器沒有人看,爸爸就匆匆吃了幾口飯,急忙離開了。直到正月初一的早上八點才回來。
她到家回到了自己的房間,扣上鎖。馬上從書包里拿出一張傳單,路邊發(fā)這種傳單的人不少見。她自然也得了一張,嶄新、明亮的小卡紙,上面寫道“胡吹海吹”。這些她不在乎,只是這張傳單是一個輔導(dǎo)班的傳單。頂頭印著一架漂亮的豎琴,很大很大,這種東西不是所有人都會觀注的。她在房間里找了把剪刀,把自己得的這張傳單上的豎琴沿邊裁下,一點一點地裁下。裁下的東西也不如人意,可她還是把它貼進了日記本。而嶄新的那張傳單被她丟進了垃圾桶,不過她不會像其它人一樣揉成一團再高高拋去,而且把它對邊折了幾次,雙手一點點地放進去。
最后她只在那被貼在日記本上的,揉皺了的“豎琴”,在下面寫了一句話:人不止只有夢,還要有愛。
故事結(jié)束了。朋友問我,你是不是很同情她?我說:“不,她不可憐,甚至比很多人都富有”。
因為她終于學(xué)會了愛與責(zé)任。
這一刻,我長大了。
(指導(dǎo)教師: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