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學六年的時光里,我仿佛置身于黑暗之中,周圍光芒不停閃爍,卻始終無法照亮我的身影。
小學時,我的學習成績并不理想,那時的我,學習成績不佳,成績單上的紅叉叉如同一個個刺眼的傷疤。面對老師的批評和同學的嘲笑,我總是低下頭,避免與他們的目光相遇。課間休息,也總是獨自坐在角落,仿佛被整個世界遺棄。我就像是一葉孤舟,在茫茫大海中漂泊,又像是一只孤雀無依無靠。
下學后的傍晚,風如刀驟雨如箭,我身著單薄的短袖,在風雨中奔向書店,門上的水漬濺到我的身上,變了形的衣衫,濕漉漉地掛在身上。不過這一切都沒有阻礙我的腳步,因為這天我說服媽媽,買到了我人生除課本外的第一本書《尊嚴》。書中有這樣一句話:“即使身處黑暗,也要為自己的人生找到一束光。”這句話如同一道閃電,瞬間照亮了我的心靈。我意識到,自己不能再這樣下去,我要努力改變,如果沒人喜歡我,那我就做我自己的光。
從此我開始發(fā)憤圖強,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我開始積極地尋找方法。每天晚上拿出加倍的時間復(fù)習和預(yù)習,在課程之余參加各種學習小組和輔導班,除此之外,我還積極參與學校的各種活動,日子變得忙碌而充實。
漸漸地,我開始感受到自己的變化。我的學習成績開始有了明顯的提高,成為班級里的佼佼者,而且也逐漸獲得了同學們的尊重和認可。他們不再嘲笑我,而是開始向我請教問題。最重要的是,我也交到了許多朋友,我們一起學習,一起玩耍,成為彼此最好的伙伴。
我跨過了那道黑暗,那種不被關(guān)注,毫無尊嚴的黑暗,我的確是一個普通人,但這并不代表我選擇了碌碌無為,少年人就應(yīng)該激揚文字策馬揚鞭,直到最后在燈火闌珊的盡頭,閃耀出屬于自己的光芒。
知難上,戒驕狂,常自省,窮途明。
勢必于今,不溺于往,早登青云。
(指導老師:蔣樹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