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陽信縣第一中學(xué)高三 李筱箐
生活中藏滿了秘密,而答案往往掛在通往未來的那棵樹上,你不走到那一天,終是無法看到。我便這樣一直走著,似乎遙遙可以望見,那答案在風(fēng)中飄蕩……
元宵佳節(jié),我拋卻了熱情洋溢,脫離了嘈雜喧囂,那個夜晚,我寧靜而執(zhí)著的去尋找答案。街市依舊繁華,街燈更加明亮,只是路上行人寥落。月亮也是會變色的,初升時,是燃燒著的橙紅色,就如這街燈一般,漸漸地,顏色淡了,一點點的升起來。燈下一陣陣被光暈染過的霧氣飄過來,又消失在黑暗里,只剩下習(xí)慣又刺鼻的硝煙的味道。難得能在這樣的佳境里思索,到底何來寧靜與安詳?淡定與從容?
大概就是這樣了,是時間,讓一切喧囂都沉淀,沉淀成悠閑。正如今日的我,一份嚴(yán)肅的探尋下,隱藏著一份悠閑雅致的欣賞:也如這座小城,總有個日子要靜下來,清理清理紛繁的腳印,梳理梳理被打擾的思緒,繼續(xù)在這歷史中摸索前行。
抬頭再望望天,一陣陣的煙火絢麗綻放,那么激情澎湃,寧肯只明亮這一時,便化作煙與霧,亦是無怨無悔。月亮升的不是很高,那煙火就在她身邊綻放,她便在一旁靜默著,如一個看透世事的智者高人,笑看人生浮華,又如一個慈祥的母親,用愛撫的眼神看那些嬰孩任意嬉鬧,卻又不去制止。此時才感覺到“寄蜉蝣與天地,渺滄海之一粟”的彷徨與無奈,才體會到那一份飽經(jīng)滄桑變幻才得來的包容與寧靜。拋卻理想,眼前一幕幕呈現(xiàn)的便是人們在名利場上伋伋的追求,是人們那些執(zhí)拗與叛逆……若站在最高的頂峰看,大概有些令人發(fā)笑吧,所以答案應(yīng)該是,停下來,把心靈交給自然,在最清冽的泉水中滌蕩,自然是會幫你凈化的。她總是最寬容的,無論怎樣,他都不分辨。
雖然似乎有了答案,但是今夜最明亮的依然是天空的煙火。讓我不得不再去仔細(xì)想想它。煙火中國,任何重大節(jié)日在中國總離不開煙火。煙火被用來祭祀、用來慶祝、用來觀賞……從古至今,猶如烽火一樣,貫穿了整個中華,也是每個中國人心中的驕傲,是每個人心中最燦爛的角落,曾有多少個時日,偌大的中國被煙火包圍著,升了一堵光輝燦爛的墻,營造了一場美麗的夢。中華多少個王朝站在世界的巔峰,俯瞰潮起潮落,如今回味起來,總覺得像探一眼古井,只看得波紋下模糊的美好、夢境的倒影,終是無法尋得一份清晰的記憶了,時至今日我仍渴望著回到那個夢里,去看看,去尋找繁華興衰背后最深沉的答案。
繼續(xù)向前走,不知是誰,在這萬家齊聚的一日,放了一把野火,熊熊的燃燒著,又是一出嚴(yán)肅的祭奠。光照亮了旁邊的樹,彼此陪伴著,不至于孤獨,在這樹的最高挑的枝端,可是在借著光守望著什么?可是在吶喊?可是在召喚?可終是不會有一只雀兒在這寒冬來筑巢的。他大概在向往春日的鳥語花香吧,人也一樣,總是要有期盼的,哪管什么能或不能的答案。
火光跳躍著,那些輕飄的灰燼攜著火星升騰著,發(fā)出噼噼啪啪的響聲,這便是它的煙火了,綻放這一刻,把美好定格成永恒。
夜空中漏出幾顆寥落的星,不遠(yuǎn)處還升起了一閃一閃的孔明燈,從幾簇人群呵護(hù)的手里一點點飛出去,飛吧,飛高些,飛遠(yuǎn)些,載著這美好的祝愿,點亮那一方天空,但終歸是載不動的,也是無法徹絕長空的,所以會落下來,但有沒有那么一盞能飛過時光,飛到諸葛孔明府邸前,讓他看看這來自遠(yuǎn)方時代的祝愿呢?可是終究又有誰知道答案呢?
如今才發(fā)現(xiàn),我不只是走在路上,而是穿梭在不同的時代,摩娑著不同時代留下的印記,一路追尋。這個旅途從不孤獨,有跨越千古的嬋娟為我照亮,有燦爛光輝的煙火同我作伴,同是流浪。
通往未來的那棵樹上掛著秘密的答案,他卻總是長在叢林深處,讓人迷亂,千百年的謎團(tuán)也仍是掛在那兒,但我仍是走著,若你我相遇,只說一句:哦!你也在這。
千百年之后,我又會走到哪兒?遇到誰?或是化成一粒塵,隨著答案,在風(fēng)中飄蕩。
(輔導(dǎo)老師:韓永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