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準癥結、勤于激勵、循循善誘
安徽省靈璧師范學校 李德忠
近幾年,我校生源的整體素質顯著下降,問題生約占三成以上,給教育教學帶來諸多的困難,作為教師我們有時倍感棘手頭疼,甚至束手無策。痛定思痛,下面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談幾點粗淺的認識。
第一要找準癥結,發(fā)現(xiàn)問題。生源整體素質差是客觀存在的問題,面對這樣的學生怨天尤人,畏縮不前是不能解決根本問題的。接班后,我通過個別交談和多方了解,知道他們當中的大部分學生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文化課基礎較差,他們學習沒有壓力,缺少動力,學習上沒有自信,不感興趣,沒有遠大的理想和追求,有的同學沉湎于網(wǎng)絡,自以為是,紀律觀念十分淡薄------真可謂問題多多,困難重重。問題的癥結搞清楚了,接下來就是對癥下藥解決問題了。
第二,勤于激勵,樹立信心。面對這樣的教育對象,不能簡單急躁,要想法激發(fā)他們的潛能,使他們重新樹立信心。首先,對他們身上存在的這樣那樣的問題要正面指出來,教育他們要正視自身的不足,切忌遮掩回避,只有這樣才有利于自身將來的發(fā)展。其次,讓他們明確優(yōu)良的學習品質的實際內容,它包括兩個方面,即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堅韌的學習毅力。良好的學習習慣具體的說就是課前認真預習,課堂認真聽講,課后及時鞏固、勤于思考;堅韌的學習毅力具體的說就是踏實努力,勤奮刻苦,持之以恒。這些都是一個學生必須具備的優(yōu)秀品質。再次,給他們的學習灌注動力,教育他們只有學習才能徹底改變自己的命運,使自己有一個美好的未來,改善自己的生活質量,提升自己的人生品位。學習的動力應來自個體的內部,發(fā)自內心,不能過分依賴外在的監(jiān)督、約束和管制。動力之源是多方面的,一者是對父母的感恩。父母生養(yǎng)你們,其間的辛苦是無法用語言來形容的,他們的付出不圖回報,沒有過分的渴求,而你們不能無動于衷,你們要懂得感恩,你們唯有刻苦學習,讓自己的人生亮麗、閃耀,才是對父母親最好的報答。二者是對家庭的責任。作為家庭的一分子,就要承擔一份應盡的責任,你們現(xiàn)在的責任就是學習,將來學有所成為家庭增添光彩。再說你們成人后必定組建自己的家庭,那時你們肩上的責任就更大了,今天的奮斗就是為了將來有一個高質量的家庭生活。三者是對自己的責任。常言道:“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人過留名,雁過留聲”,你們今天的付出,會使你們將來能擁有一個高品位的人生,生活得更加滋潤、精彩。四者是對成功者發(fā)自內心的羨慕與向往。你們的周圍不乏成功者,如你們的老師,你們的親鄰等,他們的成功,他們的幸福生活不值得你們羨慕和向往嗎?羨慕與向往的同時就無形地給你的學習注入了動力。最后,還要幫助他們認識學習的規(guī)律,樹立信心。知識往往是“死”的,理解、記牢、會用就行,知識與問題之間是一一對應的關系,什么知識解決什么問題或什么問題需要什么知識來解決那也是“死”的,沒有什么高深奧妙之處,學習并非是高不可攀的險峰,付出艱辛的勞動,日積月累,終于有一天世界上會涌現(xiàn)出更多的成功者。
第三是循循善誘,耐心施教。我們經(jīng)常說學習不可浮于表面、流于形式,要用心向學,那么怎么才能“用心”學習呢?教育教學實踐中,我總結出了“學習五心說”:1、要守住良心。我教育學生,當你們學習偷懶、貪玩時,你們要多想想父母的辛苦與不容易,要捫心自問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嗎?要守住自己的良知,切莫做出讓父母傷心、寒心的傻事。2、要擁有誠心。學習知識就像朋友交往一樣,要以誠相待,切忌三心二意,你哄他,它就會欺騙你,那樣你將虛度光陰,一事無成。3、應該靜心。學習就像練武的人修煉功夫一樣,要平氣靜心,要能坐下來,耐得住,心氣浮躁,眼觀書本,心游天外,只能是小貓釣魚,一無所獲。4、必須細心。學習切忌粗枝大葉,細末之處往往盡顯其妙,近幾年的考試也警示我們細小的知識也不可放過,每個問題都包含諸多的知識點,落下任何一個,問題的解答都是不圓滿的。如給一個字正音需要兼顧聲母、韻母和聲調,三者有一點失誤,這個字的音就是錯誤的;再如填寫古詩詞名句,出現(xiàn)一個錯別字,其分盡失。因此,學習必須細心,見微知著,不放過任何一個細小的知識點。5、要保持恒心。學習絕非朝夕之功,需要日積月累,我們要有雕金刻石之耐心,要發(fā)揚駑馬十駕之精神,一曝十寒、淺嘗輒止,絕非莘莘學子之本色。循循善誘,耐心說教是解決問題生問題的一劑“良藥”,滴水石穿,功到自然成。
另外,還要教育學生要認真的審視自己,給自己一個公正的、準確的定位,切勿眼高手低,好高騖遠,要選擇適合自己,利于自己發(fā)展的人生道路,給自己一個機會,給自己一個平臺,讓自己的人生大放異彩。
轉變“問題生”任重而道遠,一孔之見,貽笑大方,企盼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