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馬拉格迪·米特羅普洛(Smaragdi Mitropoulou),希臘著名女詩人,生于雅典。曾在雅典大學進修歷史和考古學,后在英國卡迪夫大學攻讀歷史研究生,F(xiàn)她在中學工作。曾在國際戲劇學院進修戲劇寫作,并在蒂諾斯島文化基金會(Foundation of Culture)擔任導演。兩次獲得拉里尼文文學獎(“幻想”小說類)。目前為止,共出版了四本書,并在希臘出版發(fā)行。
沉 寂
我沉寂的片刻,
是尖聲 而從未言明的文字,
還有 躲在鏡后的真實。
我沉寂的片刻,
是尖聲 為我從未過過的生活,
為我內心 曾封鎖的某個角落。
我沉寂的片刻,
是尖聲 為了一個死去的夢沼,
為了 浸透我存在的雨露,
還有眼角 留下的一滴眼珠。
我沉寂的瞬間,
在尖聲呼喚,
卻 誰人可以聽見?
伊娃·彼得羅普魯·利諾伊(Eva Petropoulou Lianoy),出生于希臘的錫洛卡斯特羅。希臘著名女詩人、兒童文學作家。1994年,出任法國《自由報》記者,2002年回國。曾先后出版書籍和電子書:《我和我的另一個自我,我的影子》(塞塔出版社)、《杰拉爾丁和湖精靈》(英-法雙語)、《月亮的女兒》【第四版】(希臘-英語,奧塞洛托斯出版社)等。先后作品被收錄在希臘百科全書《哈里斯·帕特西》(Haris Patsis)第300頁。書籍先后被塞浦路斯教育和文化部批準為學生和教師優(yōu)秀讀物。
火舌吻上的希臘
哦 我的希臘 被火舌吻上,
哦 我的故鄉(xiāng) 如此的受傷。
左側 是火的容貌,
右側 亦是火的濃妝。
我 是一棵樹在屹立,
我 是一朵花在開綻,
我 是一只蝶在飄蕩。
火舌 吞噬著我的心,
火舌 咬斷了我的音,
火舌 堵上了聲與響。
我 是一只鳥兒飛去,
我 是一棵樹在屹立,
我 是一匹駿馬遠望。
火舌 吞噬了我的眼,
火舌 斬斷了我的足,
火舌呵 這是謀害的波浪。
安娜·瑪麗亞·史泰芬(Anna Maria St?pień),波蘭著名女詩人、經(jīng)濟學家和語言學家,1980年生于塔爾諾布熱格(波蘭,現(xiàn)為波德卡爾帕奇地區(qū)),2020年畢業(yè)于克拉科夫-賈吉略大學(Jagiellonian University)專業(yè)翻譯專業(yè),并擔任英語教師和翻譯。世界泰法斯文學雜志(羅馬尼亞)編輯和秘書、蒂蘭達斯國際詩歌和小說節(jié)(孟加拉國達卡)評委。詩歌選集有:《和平與愛》(多語種國際選集)、《封鎖》、《來自破碎靈魂的詩》等。
親愛的母親
附愛的書文
寫下的文字——
謝你 如是!
現(xiàn)實一觀——
某刻 會會意地眨眼,
某刻 又會帶著憂郁——
共你 如是。
談吐 共含韻——
無可辯駁的——
你亦 如是。
廣袤的熱愛,
蔚藍,
和綠地。
林中的漿果 業(yè)已成熟……
對整個世界——
你也 愛得非常如是!
——你的女兒Anna
塔拉納·圖蘭·拉希姆利(Tarana Turan Rahimli),阿塞拜疆著名女詩人、作家、記者、翻譯、文學評論家、教師、學者,語言學博士,阿塞拜疆國家教育大學——阿塞拜疆文學與世界文學系副教授,著作現(xiàn)已出版8本,論文發(fā)表500余篇。作品曾在阿塞拜疆、英國、意大利、西班牙、美國、德國、比利時、墨西哥、智利、土耳其、俄羅斯、羅馬尼亞、印度、烏克蘭等國家發(fā)表。詩歌和文章也已在世界各地的許多國際網(wǎng)站、期刊和選集上發(fā)表。
愛的初始是點痛
為了 埋葬你的溫柔,
我 亦將溫柔相贈。
愛的初始是點痛,
我將離去 彼此愿是如衷。
把你的悲傷 置于心底,
甜言蜜語 請莫再言清風。
我的忍受 絕無一穴可藏,
現(xiàn)在 淡然生活 然后淡然歸夢。
沒有人 會為這可憐的愛情附庸,
讓彼此 埋葬這份愛的遺容。
曾經(jīng)總是 互相承諾著永恒,
令我們 總是如此,
直到生命之終。
安特耶·斯特恩(Antje Stehn),德國著名女詩人,現(xiàn)居意大利。她是詩人、視覺藝術家、視頻制作人、藝術策劃人。自1990年以來,她一直在歐美各地的國際展覽上展示自己的作品。自2020年以來,開始策劃國際藝術詩歌項目“世界詩歌大雜燴”。詩歌現(xiàn)被翻譯成意大利語、英語、西班牙語、法語、電影、波蘭語和馬其頓語。
無 際
今日 我穿得一件彩色毛衣,
你知 仿似電工,
設立于街上的纜線縷縷。
我想飛奔,
赤腳在 此城的樓群人居。
感受 步履的記憶,
自柏油路面 升起。
你可鐘意 那棵小樹,
長在 森皮昂公園那里。
頑強中 地透之下——
葉兒 沖破沙礫。
這正是 我內心的世界!
這正是 我內心的自由旋律!
我聽到了 巴拉福諾的木本旋律,
大鼓奔放的節(jié)奏,
聽來就像 我廚房中的旋轉的葉兒的聲息。
我在家里 穿透墻壁,
入了 城市的迷宮,
回望周轉,
無所畏懼。
令那 滿是灰泥的臉振作起來,
身體 會因麻木而焦慮。
力盡、精疲 無可解救,
此世 若華麗的墳穴,
生而 絕不如死。
我為大廈描畫,
若窗前的清潔工人,
細絲環(huán)繞,
鏡像 于對面鏡里。
反復來去,
直來直去,
哦 走向了無際的 憂郁。
奧爾加·列瓦德娜婭(Ольга Левадная),是一位享譽世界的俄羅斯女詩人,2008年被授予韃靼斯坦共和國文化工作者榮譽稱號,2007年被授予以加夫里爾·德扎文命名的國家綜合獎,2015年被授予以薩吉達·蘇萊曼諾娃命名的國家獎。她被提名為“國際和平獎”。著有《我的生命在等待雪》、《穿越魔界》、《自由落體》、《貼近我們的過去》、《攀登思想的階梯》、《從鳥的叫聲中成長記憶》、《星門》、《心靈之風》、《奧爾加·列瓦德娜婭詩歌聲樂作品》等。
夜的邊際
玄關處 一片靜寂,
就像吉普賽的老嫗,
已忘記 何為命運。
絕勝的陰影,
扯開路燈 銀光的脖綴,
就在 熟睡的街道里。
憂郁的暗黑,
壓覆我 刺激的窗緣,
雙眸布滿,
樹葉腥粘的氣息。
就在那里,
在沉睡的喀山河上,
妙齡的新月,
鎖上了 夜的邊際。
瑪麗亞·埃里科(Maria Errico),意大利著名詩人,畢業(yè)于哲學專業(yè),曾任DELFINO FISD CONI——ASL TA / 5.G.S.社會助理協(xié)調員,為技術人員的選拔,以及國家(羅馬)和國際(布魯塞爾)體育賽事的培訓課程做出了貢獻。現(xiàn)已出版詩集《我的心是一朵猩紅色的玫瑰》(2016年)、短篇小說集《冬季童話》(2018年)和小說集《裸體真相》(2019年)等。“亞歷山德羅·夸西莫多讀當代作家”獎獲得者。
致 意
夢想之門,
從未關閉,
一人 一個自我靜寂。
蔓延而去,
轉瞬之間,
我之足下,
布滿陷阱,
痛苦之欲。
還有那些,
消耗的所有,
如近毒品,
而今散去。
帶著致意,
仿要啜泣。
維羅妮卡·瓦拉德茲·洛佩斯(Verónica Valadez López),原籍美國舊金山,后移居墨西哥瓜納華托。傳播科學學士和教育學碩士學歷。在Diario A.M.從事了25年的記者工作;雜志“Amigos”的創(chuàng)作者和編輯。曾兩次獲得墨西哥新聞界的“金太陽獎”,并先后獲得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朱寧2019年第64屆國際詩歌和故事大賽的榮譽獎并入圍決、阿根廷《2019年世界文學》選集獎、阿根廷韋納多詩歌獎、西班牙“皮拉爾詩歌獎”、2019年馬德里第五屆國際詩歌節(jié)“教師作家”獎、秘魯2020年國際短篇小說和詩歌比賽-詩歌獎。
魂 韻
魂韻,
是愛的聲音在促成,
而非我 言語的強大,
只是 借他們表達感情。
我的 靈魂在顫動,
魂韻 藏在詩中。
六欲七情,
在我身上回響,
哦 這就是詩歌的精髓和萌動。
以它們造句,
押韻、成形。
就像把愛撫 交織一起,
而當今日 它們蔚然成風,
眩目于 你的微笑之中,
瞬動的海洋 共追求蒙娜麗莎的感覺,
更像 帶著七弦琴的 吟游詩人的行動。
魂韻,
喚醒了死去的生命和花苞,
她們 再次重生,
火光與灰燼中 冒出絲絲的熱烈,
因詞句 被表現(xiàn)出來,
它們 能夠觸碰靈魂,
喚醒你 雙眸深處的 夢想與激情。
比索·娜塔莉(Bisso Natalie),俄羅斯著名女詩人、散文作家、詞曲作者、剪輯作者,F(xiàn)已著有詩文集8部,創(chuàng)作歌曲100余首,出版50余部國際文集。曾獲得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亞當·米基維茨”騎士國際勛章、“塞米揚·納德森”文學勛章、紀念ISP成立65周年的“為德國和俄羅斯之間的文化聯(lián)系作出貢獻”勛章、“安東·契訶夫160年”勛章、“俄羅斯金筆”國家文學獎金獎、“貝林斯基”文學發(fā)展特別獎、“普希金”國際詩歌節(jié)特別獎等。
將詩語化為祈力
請為我們 指明方向,
大家 皆須令苦海背離。
莫要 讓虛假充斥生活,
莫要 讓我們再 受此悲郁。
無論 我們的憤怒幾何,
只當 一切全無發(fā)跡。
如此 就不會無聊失所,
然后 幸運便會重聚。
為了 不再自大驕矜,
為了 不讓自己嫉妒戾氣。
使靈魂 亦脫苦海罷;
相信 有力量可以讓我們勝利。
人呵 你要遠離貪婪,
請從 罪惡的淫欲中離析。
如果 我們可以更莊重地面對自己,
腳步 就會變得更加輕絮。
繼續(xù) 命運中的注定之路,
我們 惟愿永恒之締。
誰不想 活得無憂無慮,
難道 這不是生命的本意?
祝我們喲!
拯救我們 上帝!
我們 可以做得更好,
將詩語化為祈力。
卡瑪爾·鄧加納(Kamal Dhungana),尼泊爾青年詩人,生于印度,著有故事錄《加扎爾與故事》。詩歌作品多在越南、孟加拉國、塞爾維亞、西班牙、印度、埃及、羅馬、巴勒斯坦、印度尼西亞和尼泊爾出版發(fā)表。
紅 色
你總也不喜 紅色,
后來發(fā)覺,
你從不欣賞,
情人節(jié)中 紅色的刺客。
我用血 為你寫作,
你亦不喜 這些紅色的信客。
你甚至不喜 那朱砂痣印,
那是我 贈你裝點自己的寄托。
某天,
你 會陷入了一場風波;
需要 血的渲染共融合。
當你的親屬 拒絕之后,
你又如何 可受我的血色?
你會覺得 多彩的生活如何,
才可用我的血來存活?
哦畢竟,
這 也是紅色化作!

翻譯:田宇(James Tian)筆名鄧瞻,性別,男,1994年生于山東省泰安市。塞爾維亞Alia Mundi雜志專訪中國詩人。2020年中國詩歌春晚十佳新銳詩人、2021年中國詩歌春晚十佳詩人獲得者。已由國際文化出版公司出版發(fā)行專著《螢空》田宇現(xiàn)代詩選等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