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熟女不卡,国产中文字幕视频,久久国产精品_国产精品,久久免费午夜福利院

      1. <object id="hdef9"></object>

        
        
          首頁>>文化之旅>> 好人總在心里 正文

          好人總在心里

          2016-05-08 18:11 張慶和 本站原創(chuàng)
                                                                        ——懷念著名詩人張承信老師
                                                                                  張慶和
                  今年春節(jié)前夕,文友劉輝為我剛出版的兒歌集《娃娃成長歌謠》寫了一篇評論《童心在清澈里跳動》。評論有4000多字,像這種較長的文章不宜在報紙刊登,雜志比較適合,當(dāng)時,我一下子就想到了由張承信老師擔(dān)任主編的《大眾詩歌》。于是,我就把評論發(fā)給了承信老師。幾天后,張老師打來電話,說稿件收到,已經(jīng)編排好,將在近期刊出。當(dāng)時,我心里真是充滿了感激和期待,對朋友劉輝的盛情也總算有了一個交待。
                   就在感激和期待中,卻等來了一個不幸的消息。那是3月29日下午5點(diǎn)多鐘,我正在公交車上欲前往參加朋友聚會,接到了張承信老師女兒張晴的電話,說父親于早上7點(diǎn)20分在太原去逝。當(dāng)時我的頭嗡的一聲,簡直不敢相信這是真的,竟情不自禁地追問一句:你是張晴嗎!(因?yàn)閺埱绠?dāng)時用的是另外一個電話,沒有顯示名字)的確是張晴的電話,我所信賴和敬重的張承信老師真的是走了!能為張老師做點(diǎn)什么呢?張晴告訴我,父親是中國詩歌學(xué)會常務(wù)理事,她想把父親去世的消息告訴中國詩歌學(xué)會,希望能發(fā)個訃告,但一直聯(lián)系不上。我立即中途下車,翻出中國詩歌學(xué)會副秘書長大衛(wèi)的電話,把這一情況先告知大衛(wèi)。大衛(wèi)立即回答:他認(rèn)識張承信老師,人特好。他正在外面,讓張晴馬上和他聯(lián)系,一小時后回去就發(fā)訃告。我把大衛(wèi)的電話立即告知了張晴。
                  大概7點(diǎn)多鐘,大衛(wèi)發(fā)來信息,說張承信老師逝世的訃告已經(jīng)在中國詩歌學(xué)會微信公眾網(wǎng)發(fā)出。當(dāng)時,在座的作家祝瀅女士幫搜了下,發(fā)現(xiàn)關(guān)注和留言的已達(dá)數(shù)百人之多,可見張老師的不幸逝世不知牽動多少人的心。當(dāng)晚,中國作家網(wǎng)的超俠,中華文教網(wǎng)的李月,也都及時向全國發(fā)布了張承信老師逝世的訃告。
                  張承信老師是著名詩人,早在上世紀(jì)80年代初我就知道他的名字、讀過他的詩,那樸素的詩風(fēng),醇厚的詩意,對我的詩歌創(chuàng)作都曾經(jīng)產(chǎn)生過影響。認(rèn)識他則是在1997年7月北戴河的中國作家協(xié)會創(chuàng)作之家。
                  其實(shí),我是一個不太善于交往、對名人大家更是愿意保留點(diǎn)距離的人。記得那天在創(chuàng)作之家經(jīng)“家長”介紹大家見面后,我面識了張承信老師,并且還知道了他是《山西文學(xué)》一位資深的詩歌編輯,但并沒有立即上前打招呼,想等個合適機(jī)會再向張老師討教。一天晚上,創(chuàng)作之家里的“小家們”一家家都各自活動去了,我獨(dú)自在院子里散步。那棵青蔥茂密的核桃樹下,有幾位老作家正圍桌聊天,見他們都很熟悉的樣子,我不便瞎湊,仍在周圍轉(zhuǎn)悠。你是慶和同志吧,過來坐坐吧,這里有個空位。打招呼的正是張承信老師,聲音憨厚而親切。這是與張老師的初次交談,印象深刻而美好。十天的創(chuàng)作之家休假生活很快就結(jié)束了,臨分別前,張老師還給我留下地址電話,要我有稿件時寄給他。第二年的下半年,我把自己新寫的詩作選了一點(diǎn)寄給了張承信老師,很快承信老師就在1999年初的《山西文學(xué)》予以刊出,而且不是一首,是一組,整整占了一個頁碼。張老師的這份情誼、這份厚愛,我始終銘記在心,卻無以回報,深感慚愧。
                  說起張承信老師對我的關(guān)心和幫扶,還有很多很多,每次都讓我難以忘懷。
                  本世紀(jì)初,一次赴山東梁山旅游。聳立的山,退卻的水,逝去的人,古老的故事,現(xiàn)實(shí)的存在,真與假,善與惡,特別是那個令人痛恨的“腐敗”問題,曾經(jīng)讓我浮想聯(lián)翩,慨嘆不已。在激情的驅(qū)使下,我一口氣寫了首百余行的詩歌《梁山好漢》。詩寫出來了,不少人都說不錯,但同時又認(rèn)為詩有諷刺之嫌,與現(xiàn)實(shí)靠得太近,報與刊都不方便發(fā)表。后來,我就寄給了正在主編《大眾詩歌》的張承信老師。很敬佩張老師的氣魄和膽識,時間不久,他便將《梁山好漢》予以刊出。至于《梁山好漢》其價值幾何,是否真的諷刺了現(xiàn)實(shí),我不敢妄言,只知道2012年6月中旬在北京的一次詩歌朗誦會上,當(dāng)被朗誦這首詩時,不但引發(fā)了臺下熱烈的掌聲,而且中間還有人叫“好”!這叫好,這掌聲,所折射和傳遞的又何嘗不是對張承信老師這位知名詩歌編輯家的一種回應(yīng)呢!
                 其實(shí),張承信老師也是一位重行少言話語不多的人。后來,在北京,在華山,在遼寧,或開會,或采風(fēng),或閑聊,我和承信老師還見過幾次面,每次話雖不多,但心里都各有底數(shù)。我常把尊敬和感激寓于行動,比如上臺階了,扶老師一把,進(jìn)門口了,拉著門讓老師先行。而張老師呢,更是把那份友善和關(guān)愛寓于眼神或微笑,常常用一個動作,就能神領(lǐng)彼此心意。
                 去年六月上旬的一個上午,我正參加中國作協(xié)的一個會,接到張承信老師電話,他說,聽說張同吾同志病了,是否住院?剛才給同吾打電話,感覺他說話很吃力,病情是否很重?并囑,如同吾有什么不測一定及時告訴他。我照做了,在我得知張同吾老師去世的當(dāng)天中午,就及時電話告知了張承信老師。承信老師重情重義,電話里連聲說同吾好人,可惜可惜!十幾天后,承信老師又打來電話,說經(jīng)編輯部商定,要在《大眾詩歌》為張同吾老師開個懷念追思專欄,約我再寫一篇文章。此前我已寫了悼念張同吾老師的文章,并且分別刊登在《文藝報》和《光明日報》上,以我當(dāng)時的悲傷心情,再寫也只能是重復(fù),再加上正患肺炎,發(fā)著燒,精力實(shí)在不濟(jì),故未能從命。張老師很寬容,沒再堅(jiān)持,還安慰了我,并托我代向同吾老師家人表示慰問。
                 就在一周前我收到了張晴寄來的《大眾詩歌》雜志,里邊不但有懷念張同吾老師的專欄,而且劉輝先生的那篇評論文章《童心在清澈里跳動》也豁然其內(nèi)。我知道,這是張承信老師生前編輯的最后一期《大眾詩歌》了,它的價值,它的意義,它的含金量不言而喻。
                  帶上這本雜志上路吧!尊敬的承信老師,沿途會有無數(shù)鮮花為您綻放,會有無數(shù)鳥兒為您鳴唱——為曾經(jīng)引領(lǐng)一代詩歌的著名詩人,為曾經(jīng)提攜扶持過詩壇無數(shù)晚輩的詩歌編輯家。
           
                                                                                                                                                                 2016.5.3  北京
           
          附《梁山好漢》
          梁山好漢   
          張慶和
          他們來自農(nóng)民
          一群被歷史注冊的好漢
          好漢們選擇梁山
          是選擇一種高度
          站在這高度上
          俯視天下
          什么朝廷皇帝
          都渺小得成了小不點(diǎn)
          所以  他們才敢于
          把騎在人民頭上
          作威作福的貪官污吏
          連同那些欺男霸女
          禍害人間的魑魅魍魎
          一個個掀翻在地
          踩在腳下
          甚至  踏成肉餅
          跺成爛泥
          就像大碗喝酒
          大塊吃肉一樣
          跺成心中的暢快淋漓
          因而  也便
          墊高了好漢們的腳下位置
          直至被后來的人
          以仰視的姿態(tài)  望著
           
          好漢們的壯舉
          好漢們的結(jié)局
          歷史和現(xiàn)實(shí)
          都是睜著眼睛看的
          看得很清楚
          看得很明白
          也看透了那個不清不明
          徒有其名的宋公明
           
          有什么辦法呢
          宋公明個頭不高
          即使踮起腳尖
          也望不了多遠(yuǎn)
          加上那個時候
          沒有李自成
          沒有洪秀全
          也沒有馬克思主義 
          孫中山  和毛澤東
           
          傳說 
          宋公明是想為弟兄們
          找一條“出路”啊
          企圖
          以好漢們的仁義
          換取皇帝的“滿意”
          以好漢們的作用
          得到朝廷的“重用”
          然而
          朝廷卻愚弄了他們
          皇帝卻利用了他們
           
          程序就是
          花錢雇個公關(guān)小姐
          用小姐走通專權(quán)的好色之徒
          就這樣  那些
          想在朝廷里弄個一官半職的
          想趁機(jī)弄點(diǎn)錢花花的
          想博取紅顏一笑的
          都想在了一起
           
          一拍即合啊  他們
          拿著好漢們的生命
          拿著歷史的命運(yùn)
          做了一筆
          骯臟的交易
           
          只可惜那些半懵半昧
          頂天立地的好漢們呀
          在帝王操縱的指揮棒下
          沖殺  不顧生死
          廝拼  不惜血肉
          到頭來  卻是為自己
          挖掘了墳?zāi)?br />  
          這可是好漢們
          為他的子孫后代
          預(yù)先支付的
          一筆昂貴的學(xué)費(fèi)呀
           
          初上梁山
          走在大塊光亮的山石上
          坐在鋼釬鑿就的石凳上
          不知道  當(dāng)年
          那些梁山的好漢們
          是否也在這里
          走過  坐過
          看過  想過
          或者說過些什么
           
           

          相關(guān)新聞

          中華文教網(wǎng)手機(jī)版
          ? 中華文教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 中華文教網(wǎng)簡介 投稿指南 聯(lián)系我們 tags 版權(quán)聲明 sitemap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