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親
作者 鄭克石
我的父親在今年十月走了,他出生于1929年,終年82歲。在我們平民百姓家庭中都認為父親是家里的脊梁,是一家之主,是家庭責任的象征。父親在爺爺、奶奶面前是個好兒子,在姥爺、姥姥面前是個好女婿,在兄弟姐妹面前是個好哥哥、好弟弟,在母親面前是個好丈夫,在兒女面前是個好父親,在親戚面前是個好助手,在同事面前是個好朋友,在領導面前是個好部下,在部下面前是個好領導,在家庭當中是個好里手,在工作當中是個好模范,父親做到了80%,能做到這麼多太不容易了。他年輕時英姿偉岸,年老時和藹慈祥。我對父親印象最深的就是性格既嚴厲又是和藹的,它教育子女從來都是很嚴厲的,對外人卻是很和藹的。我有兩個哥哥,一個姐姐,父親最疼的就是作為小兒子的我了,我是父母眼中的寶貝,父親對我寄予很高的厚望,既慈愛又很嚴厲,嚴格要求我,從小就注意培養(yǎng)我。
在70年代,我曾在山西永濟縣住,當時我的父親是航建公司武裝部部長,經(jīng)常訓練民兵,有好多關于槍支、坦克、裝甲車、軍艦等的說明圖冊,當時都是素描鋼筆畫成的,非常質(zhì)感 、傳神,我愛不釋手,一遍又一遍翻看;哥哥、姐姐是木工,經(jīng)常畫圖紙,做家具,再加上當時地震組有一個愛畫畫的大哥的影響,這些種種因素激發(fā)我追求藝術(shù)的興趣,我五六歲的時候就喜歡畫畫,小學時拿過省里的獎狀。當時小人書、連環(huán)畫盛行,我就開始臨摹,父親對我的愛好大為支持,經(jīng)常鼓勵我,給我以信心。父親當時一個人工資92元,雖然在當時公司領導中工資算高的,但既要贍養(yǎng)老人又要養(yǎng)活我們五口人,一家人生活過得很拮據(jù),父親還是想辦法擠出錢來給我買美術(shù)資料方面的書,對我甚為支持。從內(nèi)蒙呼市到山西永濟、運城再到1978年定居北京,直至現(xiàn)在,風風雨雨這近四十年中我的美術(shù)事業(yè)得到父親強大的支持,不管是精神的還是物質(zhì)方面的,我才有今天在美術(shù)工作中的成就。
記得我剛到北京不久,大約是1981年,我的父親為了訓練我的膽量,讓我見世面,帶我參加海淀區(qū)里武裝部表彰大會,當時時任海淀區(qū)委書記的賈春旺,在會上高度贊揚了我父親訓練民兵取得的優(yōu)異成績,在參加會議的數(shù)百人中獨獨重點褒揚父親,我為父親而自豪。就是這次表彰會,帶我上臺領獎增加了我的信心和交際能力,使我印象很深,在我兒時記憶中扎下了根。
父親在教育子女上,經(jīng)常說的兩句話就是: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人要正直,吃虧是福。我父親在楊得志十九兵團,聆聽過朱總司令作的戰(zhàn)前動員報告。參加了解放石家莊、太原、新保安、天津、甘肅的戰(zhàn)斗,參加過三年的抗美援朝,立過二等功,有解放戰(zhàn)爭中發(fā)的各種獎章,因為單人活捉過睡覺的土耳其士兵和英國士兵,又獲金日成簽名的授獎證書,而聞名軍隊。他是南京步兵學校出來的指導員,1964年轉(zhuǎn)業(yè)到了航建公司,17級干部,他當過隊里書記、武裝部長、廠書記、紀委副書記,一直是做政治工作、入伍工作的,所以我從小到大耳濡目染聽得最多的就是他講的打仗故事,聽得最多的是“他還沒下班呢”這句話。我們子女都以他為驕傲,在公司他是唯一一個參加過解放戰(zhàn)爭、抗美援朝的正規(guī)軍戰(zhàn)士。他離休后每當有解放石家莊和平津戰(zhàn)役的影片,我都與他分享他經(jīng)歷中的苦與樂。
我參加工作時候是英語教師,父親常說英語是對外交流的工具,書畫可以在業(yè)余時間練習。只有學好了外語才能把咱們中國的國粹傳到世界上去。我每當取得一點點成績我都沾沾自喜,父親又對我說“社會是如履薄冰,如臨深淵,你要學會居安思危,必須有危機感才能立于不敗之地“。父親本身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我今天有所小成就,都離不開父親的教誨。
還有一件最讓我難忘的事,我當教師剛下海, 鐵飯碗換成了泥飯碗工作不穩(wěn)定,遇到挫折時,我一度沮喪,父親就找我談心說,沒有什麼了不起的,舊社會都過來了,新社會還不好辦嗎,只要干不管干什麼,持之以恒,照樣闖出新天地來。你喜歡美術(shù)你就開畫廊吧,我支持你,進貨我給你投資,騎著馬找馬,邊做生意也提高繪畫的能力,我倍受鼓舞,我的藝術(shù)之路能平穩(wěn)走到現(xiàn)在離不開父親的支持。
父親對毛主席和鄧小平都很尊敬,經(jīng)常說毛主席使人民站起來了,鄧小平使人民富起來了,你不要看社會的陰暗面,要看光明的一面, 沒有陰暗面,社會也進步不了,這麼大的國家改革開放,底子很薄,哪有事事都那麼公平的,勤奮就能致富,吃大鍋飯就受窮,因為我們的國家的國情和生產(chǎn)力都不好,老牌的資本主義國家一定要學習他們先進技術(shù)為我們所用,我們國家前途是越來越光明的。每當回憶起往事,父親的教導都歷歷在目,如今父親已離開了我們,再也聽不到他老人家的教誨,甚是悲傷感慨。
由于父親人正直又善良,在單位人緣最好,又是老兵、單位老領導,因此,他的追悼會得到了航天部院領導的高度關注,航建集團高層領導三十多人參加了追悼會,他的要好同事、部下、單位家屬都來送他最后一程了,有兩百多人,在干部中還算首例,最高規(guī)格的待遇。這就是對父親一位正直、老實人的最高的褒揚和獎賞。
晚年的父親由于腦血栓,臥床多年每問他吃些什么,他都說;“什么都行!面條就行了!”生活很簡樸;每問他哪里不舒服?他都說“沒事!”父親的內(nèi)心深處不愿讓兒女們?yōu)樗麚摹?/SPAN>
父親在晚年沒有給我們子女帶來一點負擔,住院四天,就離開我們,知道我辦畫展很忙,我要知道這些,寧可畫展不辦,也要陪伴他老人家。我父親是抗美援朝60周年前夕(2010年10月24日晚去世的)想必他與志愿軍戰(zhàn)友團聚去了。
如今父親走了,他的音容笑貌、背影、仍然在我面前浮現(xiàn),是那麼的慈祥、和藹。父親一路走好,我們決不辜負您對我們的期望,把母親照顧好,把工作干好,父親永遠活在我們兒女的心中,父親安息吧!我的父親正如他的名字一樣;鄭崇——正直、崇高!
平凡而偉大的父親萬歲!愿天下所有父親萬歲!
2010年10月28日晚 悲不能勝,含淚而作。
鄭克石
附:父親生平經(jīng)歷:
1929年7月出生于河北省井陘縣。
1946年參加革命,參加解放石家莊、解放太原、解放新保安、解放天津、解放蘭州五大戰(zhàn)役。
1950年參加志愿軍入朝鮮作戰(zhàn)。
1964年轉(zhuǎn)業(yè)到航天部建筑公司,歷任武裝部長、廠書記直至紀委副書記 。
1989年離休。
2010年10月24日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