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我人生的指南針
文/詹俊凱
什么時侯要用到指南針?只是在森林里迷失了方向時嗎?只是在海上的大霧中迷路時嗎?不,不只是如此,當我們在書海中遨游時,也需要指南針。它就是我一生的朋友——書。
原本,在書的世界與知識的海洋中,我只是一條無所去處的小魚兒。當我會看書中的插圖時,我以為,一本書就是一顆閃閃發(fā)光的星星,我變成了擁有星星的小魚。雖然星星很美,但它對我來說依然是一個謎團。當我只會簡簡單單地認讀幾個字時,書中的小故事已經成為了我生活的伴侶,但那些故事中的大道理,仍舊讓我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后來,我上小學了,才開始真正了解“書”這個朋友,知道書并不普通,書本里每個字都有它獨特的價值,都是“一字千金”。因為它讓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讓我遠游知識的海洋。
自從交上書這位朋友后,它照亮我前進的方向,使我有了前所未有的堅定。在我遇到挫折時,我就用《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鼓勵自己:別怕、別怕,人家海倫·凱勒還是殘疾人呢,都能這么頑強地生存下來,還成了轟動世界的的名人,而我是個健康的人,可不能輸給她呀!加油,加油,堅持就是勝利!在我準備放棄時,我就用《我叫豬堅強》來教育自己:一頭普普通通的豬,在5.12汶川大地震中奇跡般地堅持了三十六天,頑強地活了下來,創(chuàng)造了生命的奇跡,而我有這么好的條件,可不能不如它。堅持,堅持,勝利彼岸就在眼前!在我快沒有信心時,我就用《魯濱遜漂流記》來安慰自己:想想,想想,魯濱遜一個人漂流到了荒島,身處困境,孤苦無依,無法抵御人類或野獸的襲擊,但他有信心嗎?有,正是因為魯濱遜充滿永恒的自信與堅強的精神,才會與死神、病魔作斗爭,最終活了下來,回到了自己的家鄉(xiāng)。而我的困難跟他比起來,真是小巫見大巫,不值一提。鼓勁,鼓勁,我也一定會成功!
從很久以前到現(xiàn)在,我已經閱讀了大量的各種書籍,小至各類畫報,大到天文地理,從乏味的歷史到生動有趣的童話,都是我的最愛。我這一條無所去處的小魚兒,在成長的道路上,除了父母、老師以外,從此多了人生最準確的指南針——書!
作者:浙江省海鹽縣向陽小學三(1)班
評語:
這篇習作內容上能緊扣題目,結合了自己的親身經歷,通過書中的故事,從多方面談了書對自己的影響和作用,表達了自己的讀書態(tài)度:如饑似渴地汲取書中的精華,慰藉心靈、激勵人生。作者有較深厚的文學積累,語言很有特色:別怕、加油、堅持、鼓勁等詞語的重復,富有感召力,感情真摯,深悟讀書的妙處。因此能在文末提到:我這一條無所去處的小魚兒,從此多了人生最準確的指南針——書!陳群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