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浮躁覓真情
■四川省綿陽市南山中學明軒文學社 王黎冰
本文作者(右)與傅東纓先生在南山中學運動場交流
我愛寫作已近十年,每每在鍵盤上跳起指尖舞蹈時,所有的幻想與欲望,如同羊八井的地熱,從不同方向不同位置以不同的高度噴涌著。
而今眼目下,滿世界的誘惑和誘惑后面的斑斕如同激光的光束,切割著人們的殘破的信仰和理念。
讓人想起非洲大草原蠢蠢而動的食肉獸,不停地奔忙著,從而帶動整個草原的騷動。
于是,進攻者和逃亡者都在躁動不安之中消耗生命。
于是,在校園里的我也感覺身心很累!
日前,全國著名教育家、中國大教育文學第一人、中國的“泰戈爾”傅東纓先生到綿陽東辰國際學校采訪,將著書面向全國推介“東辰新教育”。
期間,傅東纓先生與夫人親臨我所在的南山中學,與我作了“零距離”的交流。
初識傅東纓先生,他的談吐溫文而雅,儀態(tài)落落大方,妙論絡(luò)繹不絕,氣度神采飛揚。我不由贊嘆和感激,他這么大的年紀的著名學者,對我這個普通的平常的高中生如此關(guān)愛,不得不佩服。
在南山中學的明軒亭旁,傅東纓先生對我說:“咱們是神交已久的老朋友了。盡管你去年被評為全國十大校園作家,客氣話、吹捧的話我們都不必講!”
好,這難得的一絲不茍精神令我敬佩。
“傅老師,您自認我那些拙劣的文字里,還有沒有可以避免的疏忽或錯誤呢?”我趕緊發(fā)問。
“或許有吧,”傅東纓先生說,“一個人寫文章,總是自以為是正確的,但是,由于受主觀和客觀因素的局限,一個中學生的錯誤、疏漏在所難免,關(guān)鍵在于創(chuàng)新和超越!”
……
隨后,我與傅東纓先生圍繞其他話題暢談了許久。他給我留下的最大印象是真情,真思,真美。
一旦想到與我漸行漸遠的真情,真思,真美,我是很容易想念“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怡然自得”的桃花源,或者是“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寧靜草原山野。
是啊,當摩天大樓和立交橋、互聯(lián)網(wǎng)的現(xiàn)代氣息與精神、肉體雙重負荷相交織相摩擦之后,在心的某一個避風的角落,羞羞答答便會步出易碎的癡想。
然而,冷笑著把批判的旗幟映在祈求恬靜的心面前,分明映照出“茶色”的精神。
忽然間,想起張承志的話:
“我以前寫了那么多憂郁文字,今天早晨我突然覺得自己不對。渲染和夸大是一種中國文人的惡習——這很難克服,但是今天我突然悟出自己的不合理,在紙人國里,難道我不也一天天變成一個稻草人么。大火猛烈地燒起來,它掃蕩了我寄生的紙人國,也終于燒盡了我一身的爛稻草。我赤裸著,爬了起來,渾身輕松起來!
我想,這該是超越,穿透了俗到極致的裝飾,靈之翼飛起來。
而我們依舊還會在漂亮的布景和實際空洞的舞臺上忙碌,只是偶爾回憶起某位哲人的妙語,慨嘆歷史的輪回。
“真實地好好地活一把”的話依舊鮮光,但那個真字又何止萬種的注解。
早先,我曾發(fā)誓要我的文字與浮躁決裂,而今自從我見到傅東纓先生后,我更相信——
如能在浮躁中穿越,不斷地踏上明亮的岸邊,就是很大的成功了。(指導老師:月夜斬)
王黎冰,男,17歲,漢族,共青團員,目前是全國首批國家級重點高中——四川省綿陽南山中學理科小火箭班學生,原“四川省第一初中”——東辰國際學!巴±宋膶W社”社長,東辰國際學校青少年文學院院士,綿陽市少年作家寫作協(xié)會常務(wù)副主席、理事。目前正申請加入四川省作家協(xié)會和中國作家協(xié)會,作品在國內(nèi)報刊雜志均有發(fā)表,多次獲得省級國家級大獎,被贊為“90后最具潛質(zhì)的黑馬”、“引領(lǐng)一代中學生純正文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