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教學作為語言教學的一個過程,同時也是一個情感交流的過程。教學中如果正確把握情感教育,既可以幫助塑造學生良好的品行,也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一、創(chuàng)設師生情感互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教育心理學指出,學習興趣,是產生學習自覺性的最好動力。師生互動的真正意義在于構建教與學的良好互動氛圍,為了在英語教學中調控學生的情感,矯正學生的思維偏差,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們在英語教學中必須引導學生自覺、主動地學習。如,在教學七年級下冊,Unit 10 Section A. 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 在這個單元里,我借題要求學生做Talk about past events,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積極做好準備。利用課堂5分鐘時間,讓學生上臺演講,能說上5句的給予口頭表揚,能說更多的給予獎勵;同時讓學生相互評價。這樣,學生就能感到“自我存在”的價值,并能達到教育教學的較好效果。師生互動必須營造安全、信任、尊重、寬容、和諧與鼓勵成長的人文環(huán)境,建立起融洽的師生關系。因為融洽的師生關系易于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易于師生間的情感交流和教學雙向活動的開展。 二、教學方法要靈活多樣,充滿情趣 單一的教學方法是乏味的。既使是一個好的方法,經常用也就失去了它的魅力。為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保持學生的興趣,鞏固學生的興趣,教師要認真鉆研教材,根據(jù)教學內容的不同,如初學、鞏固、復習,就不能用一樣的方法,這就要求教師付出心血,不斷地探索,不斷地追求。在教學中,這應該是教師大有作為的地方。 三、課內外相結合 英語教學應主要放在課內,向45分鐘要質量。但要學好英語光靠每周幾次英語課是不夠的。所以,我們還要大力開展課外教學活動。但這種話動,不應是課內教學的繼續(xù),也不應是無組織的放任自流。教師應根據(jù)不同的班級,不同層次,不同水平,不同愛好的同學,進行適當?shù)亟M織。比如,有目地的培養(yǎng)骨干,開展英語游戲、開演唱會、朗誦會、講演比賽、識詞默寫比賽、作文比賽、聽力比賽,等等,既可各班進行,也可同年級、全校進行。其目的是活躍學生課外生活,鞏固課內學的知識,創(chuàng)造英語的氣氛,培養(yǎng)學生學英語興趣,使課內外結合,相得益彰。 四、用無私的愛心表露情感教學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我非常贊同這個觀點。情感教育必須以“愛”為核心。在英語教學中,整個班級學生的成績參差不齊,這是許多教師都不可回避的一個現(xiàn)實。教師的愛心不僅體現(xiàn)在優(yōu)秀學生身上,更要傾注在學習困難的“學困生”身上。在2012級2班,王誠等同學在初二上期在英語學習上掉了隊,我為他們幾位同學專門制定了適合他們程度的學習方法,并相應調整我的教學設計,盡量在教學中面向多數(shù),兼顧“兩頭”使各個層次的學生在課堂中都有收獲,從而避免了進入初三后的大面積滑波現(xiàn)象。 教學是教與學的交往、互動,師生雙方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啟發(fā)、相互補充,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彼此間進行情感交流,從而達到共識、共享、共進,實現(xiàn)教學相長與共同發(fā)展。 (作者單位:山東省東平縣接山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