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靳愛軍
什么是教師的職業(yè)倦怠呢?
一、職業(yè)倦怠的概念和特點
(一)職業(yè)倦怠的概念
弗魯頓伯格:服務于助人行業(yè)的人們因工作時間過長、工作量過大、工作強度過高所經歷的一種疲憊不堪的狀態(tài)。
馬斯拉池:職業(yè)倦怠是那些任職于需要連續(xù)的、緊張的與他人互動的行業(yè)中的人們,在經歷長期連續(xù)壓力下的一種行為反應。那些人因不能有效緩解工作壓力而產生了情緒上的疲憊感,對服務對象的消極心態(tài),以及認為自己在工作中再也不能取得成就的挫敗感。
皮特斯:燃盡或耗竭個人的心智、生理、情緒資源。其主要特征為:疲乏、冷漠、理想幻滅、沮喪,顯示個人已耗盡其能源或適應的能量。
職業(yè)倦怠是個體因不能有效地緩解工作壓力,或妥善地應付工作中的挫折所經歷的身心疲憊的狀態(tài)。
(二)職業(yè)倦怠的特點
社會心理學代表人物馬勒詩和佩斯認為,倦怠有三個主要特征:
1、情緒耗竭——常常表現(xiàn)出疲勞感,性急易怒,容忍度低,缺乏熱情與活力,有一種衰竭、無助感,并對生活冷漠、悲觀。
2、性格解體——即表示冷酷、麻木,非人格地對待學生;減少接觸,拒絕接納學生,將學生視為沒有感情的事物,用帶有蔑視色彩的稱謂稱呼學生,用標簽式語言來描述學生。對同事多疑。
3、缺乏個人成就感——即覺得無效能、缺乏適應性。
二、教師職業(yè)倦怠的癥狀
1、軀體方面:(1)長期疲勞(2)肌肉緊張(3)軀體失調(多汗、心跳過快過緩、內分泌失調等)(4)精神緊張(失眠、多夢、情緒暴躁等)
2、智力癥狀(1)決策技能的降低(2)信息處理能力下降(3)時間知覺失調(4)勞逸控制失調
3、社會癥狀(1)與工作聯(lián)姻(2)社會退縮(3)抱怨與玩世不恭(4)降低效能(5)家庭中的關系
4、心理情緒癥狀(1)否認或責備(2)憤怒與壓抑(3)偏執(zhí)性(4)自我貶損(5)刻板態(tài)度與抵抗變化
三、職業(yè)倦怠的原因。導致教師職業(yè)倦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結合我國當前中小學教師的具體情況來看,主要有:競爭壓力、教師特定的職業(yè)特點、學校管理體制、社會支持與期望、工作待遇和教師本人的人格特征等。
四、如何減輕教師職業(yè)倦怠
首先,形成合理的社會期望。過高的社會期望是導致教師職業(yè)倦怠的重要原因。社會應當認識到學校在社會發(fā)展、個體發(fā)展中的作用是都有限的,而教師也是一個實實在在的人,他的能力是有限的。因此,要逐步引導社會對教師職業(yè)角色形成合理的定位,以減輕教師的職業(yè)壓力。
其次,提高教師的工資待遇和社會地位。國家一方面應不斷增加教育投入,不斷提高教師的收入水平;一方面要加大宣傳力度,引導全社會關注教師行業(yè),形成尊師重教的社會風氣,不斷提高教師的社會地位。這樣才能讓教師從工作中體會到自身的價值,才能增強工作的吸引力。特別是適當提高教師福利,加班所得等。
第三,改善學校管理方式。學校各級領導要施行開放的民主的管理方式,尊重教師,給予教師參與學校管理和進行決策的權力和機會。不管是領導方面,還是工會方面,應多關心教師,多和教師交流,力所能及地幫助他們解決一些實際生活和工作困難,滿足教師物質和精神上需求,做到事業(yè)留人,感情留人。應多開展群眾性的文娛活動,為教師間的情感交流創(chuàng)造更多的機會,這不但有利于教師勞逸結合和身體健康,而且有利于教師的情感宣泄,使各種消極情緒得以及時化解。
第四,改革評價、競爭機制。應破除分數(shù)論英雄的陳舊體制,建立著眼于提升學生素質的教學評價機制;用發(fā)展的眼光看教師,以發(fā)展性評價取代終結性評價,即看到教師的過去和現(xiàn)在,更面向教師的未來,為教師的不斷成長創(chuàng)造條件和機會。建立良性的競爭機制,使得在教師之間既能形成一定的競爭動力,又能不斷增強彼此之間凝聚力,形成團結友好、互相支持、共同提高的良好氛圍。
第五,切實減少不必要的檢查、評比、考核等,將這些改變?yōu)榻處煹膶I(yè)發(fā)展創(chuàng)造條件。給教師盡可能多的自由時間和空間,使教師擁有更多的專業(yè)自主權和更大的自由度,為教師自主性、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充分發(fā)揮創(chuàng)造條件,使教師的自我價值得以體現(xiàn)與提升。
第六,教師要了解自己,悅納自己。教師只有清楚地認識了自己,才能為自己確立適當?shù)膴^斗目標,提高成功的可能性,而不至于目標脫離實際,以至因為無法實現(xiàn)預期目標經受挫折;也才能更理性的分析所面對的種種壓力,增強處理問題的自信心。同時,教師應努力改變自己不良的人格特質,培養(yǎng)良好的個性特征。
第七,教師應掌握一定的緩解壓力的措施。職業(yè)倦怠是由于工作壓力長期未能得到有效緩解而產生的,因此,教師應主動掌握一些有效釋放壓力的措施。培根曾說,當你遇到挫折而感到憤怒抑郁時,向知心朋友的一席傾訴,可以使你得到疏導。教師應樂于與人交往,廣交朋友,這樣在郁悶沮喪時,就可向朋友傾訴并尋求支持,及時釋壓,避免職業(yè)倦怠的產生。教師還應培養(yǎng)廣泛的興趣,多參加各種業(yè)余活動,做到勞逸結合,放松自己,增強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耐壓能力。此外,放松訓練、轉移注意力等也能夠有效緩解壓力。
(作者:河南省安陽市第十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