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東平縣接山鎮(zhèn)夏謝小學 尹祚玖
山東省東平縣接山中心小學 史紅偉
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做一個有魅力的教師需練好五種“內功”:
一是要具有現代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能力。現代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是新課程改革的一大焦點,也是改變傳統(tǒng)教學方式方法的重要標志,F在,佛山中學已經完善了多媒體教學系統(tǒng),教師可以在教室里運用多媒體設備、網絡以及課件實行更加科學高效的教學,而實現這一整合的關鍵是教師,教師的信息素養(yǎng)、技能準備決定了信息技術應用的程度和效果,其前提是能熟練運用多媒體設備、網絡以及進行課件制作等。
二是要提高教師的語言評價能力。優(yōu)秀教師從來就是激勵成功的大師,新課改要求教師成為這樣的激勵大師。激勵是一門藝術,也是新課程思想的具體體現。體態(tài)、動作、表情、語言,無聲的、有聲的,都可以激勵學生?扇缃瘢n堂上卻常聽到干癟空洞的評價語言:“你真行”、“你非常聰明”等。甚至有的整堂課在“棒、棒、棒!你真棒”這樣毫無內涵的評價語聲中淹沒。這反映出教師中存在著這樣一些問題:語言貧乏、思想蒼白、文化缺失。
三是課程的開發(fā)與實施能力。新課程改革實行三級課程管理政策,我校也進行了行之有效的校本課程開發(fā),而校本課程開發(fā)與實施客觀上要求教師不僅要思考怎么教的教學問題,同時需要思考教什么的課程問題。為了成功地開發(fā)適合本校學生學習需求的課程,教師需要掌握基本的課程開發(fā)和實施技能。這對所有教師來說都是一個全新的學習和發(fā)展領域。
四是課堂的駕馭能力。在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中,教師駕馭課堂的能力就是教師必須要修煉的“內功“之一。然而,新的課程改革對教師的課堂駕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如何駕馭新課改后的課堂、如何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等等,都是考驗教師的基本功之一。
五是教育的科研能力。課程改革提出許多新的教育思想和目標,都有待實踐的檢驗,而最終的檢驗者應是一線教師。教師能否擔當得了這樣的角色,取決于教師的研究意識。另外,新課程需要改變過去灌輸的教學行為習慣,要求教師有一種創(chuàng)新、反思的科研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