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安丘市海龍希望學校 常桂軍 馬效先 朱紅
摘要: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是每一個教師都十分關注的問題。我們通過建榜樣、用榜樣,讓榜樣成為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引領者;通過學生參與制定細則,參與管理和家庭活動等形式讓學生找到養(yǎng)成良好行為習慣的落腳點,從而解決學生難以養(yǎng)成良好行為習慣的問題。
關鍵詞:學生 行為習慣 困難 責任
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是每一個教師都十分關注的問題。良好的行為習慣,能使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少走彎路,從而達到一種較高的行為境界;不良的行為習慣,會給學生的成功帶來很大的困難。因此,為了學生的健康成長和終身的幸福,班主任和任課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良好行為習慣方面都有不容忽視的責任。但對于學生而言,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卻存在很大的困難,這種困難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兩點:一是缺乏合理的引導方式,習慣難以形成;二是習慣形成后不定性,難以保持和延續(xù)。
1.充分發(fā)揮榜樣的作用
在培養(yǎng)學生行為習慣方面,榜樣尤為重要。榜樣是無聲的力量,是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典范,是行為規(guī)范化的模式。榜樣是活的教科書,具有生動、形象、具體的特點。對學生具有很大的說服力和極強的感染力,對學生良好習慣的形成具有特殊的作用。中小學生的一個心理特點就是模仿。他們可塑性強,給他們樹立一個什么榜樣十分重要,如果用正面的典型給他們做榜樣,就可以激勵他們向積極的方向去努力。另外,教師和家長的榜樣作用也是不容忽視的,在孩子們的眼里,教師是完美無缺的榜樣,教師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首先做到,這對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起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2.淡化批評與懲罰
從實際的教育情況來看,對孩子不良行為的批評與懲罰不一定能起到很好的糾正效果,反而有可能鼓勵了學生的不良行為。也許你會認為對孩子大發(fā)雷霆式的批評會讓孩子身上的不良行為得到制止,而實際情況遠非如此。因為,有些孩子會感到惹怒別人總比無人關懷好(對于那些性格外向而又缺乏關注的孩子更是如此)。批評和懲罰不要隨便亂用。如果真要采用負強化的方式去糾正學生的不良行為。我們就要研究究竟怎樣的方式才能使學生真正地嘗到不良行為帶給他的懲罰。而事實上,對學生為獲得關注而做出的不良言行加以忽視,是一種很好而又普遍有效的負強化方式。因為,學生這種早期形成的(以不良行為獲取關注的)行為策略,在學校里經(jīng)常不能得到實現(xiàn)的話,這種操作性條件反射就會被逐漸地淡化。
3.注重小節(jié),常抓不懈
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必須從細節(jié)開始。在教學中,有許多“細節(jié)”,不容忽視,諸如坐的姿勢、讀書的姿勢,回答問題的聲音等都要力求規(guī)范。教師必須注意從一點一滴的小事抓起。習慣是經(jīng)過重復的練習而形成的自動化了的動作行為,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是必須有一個過程,要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需要不斷強化,需要持之以恒地滲透。久而久之,學生的習慣就自然形成了。
4.強化訓練促成習慣
強化就是要進行長期反復的訓練,要在學生明理、知行的基礎上,采用各種方法加以強化,使某些行為習慣不斷鞏固穩(wěn)定,它具有反復性和強制性。對難以形成或難以規(guī)范的習慣,必須進行強制訓練,這也是使學生養(yǎng)成某些行為習慣的手段。另外,由于學生生活環(huán)境及家庭教育各不相同,難免形成一些不良行為習慣,及時糾正學生的不良行為習慣就理所當然的成為了強制訓練的內容之一。
5.讓學生成為行為細則的制定者和管理者
學生是習慣的形成者、應用者和受益者,因而,學生就應當成為行為細則制定中的制定者,就應當成為行為細則實施的管理者。從教育的角度去看,讓學生自始至終地參與行為細則的制定,參與執(zhí)行細則過程的管理,也恰好體現(xiàn)了教育原則中的自我教育原則。
6.讓家庭活動造就良好的行為習慣
學生除了學校外,停留最多的就是家庭了。因此,教師除了在學校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外,還要與家長密切聯(lián)系,請求家長配合老師的工作,讓家庭活動造就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要想做好這一點,首先教師和家長要做好充分的溝通,發(fā)現(xiàn)學生的不良行為后,有針對性的制定各種小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和感知正確的行為習慣。學生從自身感悟中糾正自己的不良行為,而由此形成的好習慣往往會影響學生的一生。
7.讓檢查與評比成為習慣延續(xù)的不竭動力
良好的行為習慣一旦養(yǎng)成,如何延續(xù)下去將成為重要的研究內容。為使習慣得以在學生身上保持下去,我們主要采用檢查和評比的方法。檢查是對學生良好行為習慣保持情況的一種監(jiān)督和糾正,通過檢查能讓學生時刻警醒,要保持好良好的習慣。另外,檢查的過程也是發(fā)現(xiàn)問的過程,通過檢查發(fā)現(xiàn)的問題,及時反饋給學生,并幫助學生進行改進,做到早發(fā)現(xiàn)、早糾正、早定性。評比是充分利用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調動學生養(yǎng)成良好行為習慣的積極性,評比是在找到榜樣的同時,引發(fā)學生與榜樣的攀比心理,從而從內心深處激發(fā)了學生向榜樣學習養(yǎng)成良好行為習慣的動力,使習慣的養(yǎng)成有了內在的力量源泉。
通過師生的共同努力,結合以上七種解決策略和手段,現(xiàn)在學生均已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這也得到了領導和家長的高度贊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