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慶勝第五部評論集《鐵凝小說藝術論》出版
廖奔題寫書名 蔡詩華序言 全秋生(筆名江上月)擔綱責編
本報訊:由青年文學評論家許慶勝撰寫的26萬字的評論專著《鐵凝小說藝術論》近日在中國文史出版社重磅推出,2016年5月下旬正式登陸全國各大書店及各大網(wǎng)店。
《鐵凝小說藝術論》是許慶勝第一部獨自研究中國作家協(xié)會鐵凝主席作品的評論專著。他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跟蹤并研究鐵凝作品,花費了30多年時間探索并自覺避開了一般文藝研究機構以及學院派的泛泛之論,超越流行的意識形態(tài)的禁錮,獨立思考著自己對鐵凝小說的理解與界定。在編排序列上,這部學術著作也有意識躲開了一般的意義式結構,原生態(tài)的采用評敘時間的羅列順序;命題大與小、厚與薄、宏觀與微觀、高高低低不求統(tǒng)一,東西南北中方向各異,力求景致錯落,水山相間,花葉互文,顯得別具一格,生氣勃勃,趣味盎然,極有閱讀的誘惑力與吸引效果。
這是實力派文學評論家許慶勝繼《苗得雨詩文賞藝》、《蔡氏四兄妹詩歌研究》(蔡詩國/蔡詩華/蔡詩峰/蔡小青)、《散文小說化的浪漫騎者·北方曉歌散文欣賞與研究》、《峭巖藝術多維度突破實證省察》之后的第五部文學評論集,評論的對象是現(xiàn)任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席鐵凝創(chuàng)作的全部小說。作者在繼承傳統(tǒng)派小說創(chuàng)作理念的同時,更注重了小說發(fā)展創(chuàng)造維度的勇敢開拓與挑戰(zhàn),適時適地的顛覆了陳舊的小說說教,嬗變出新型和可行的現(xiàn)代式小說觀念定位,對“生活真實”、“主題先行”以及《紅樓夢》學說等進行了合理的辯證,有很多新見解值得參考和借用。
中國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著名作家、書法家、文化和戲劇學者廖奔題寫書名,中國作家協(xié)會員、中國蕭軍研究會常務理事、實力派詩人作家蔡詩華序言,中國文史出版社資深編輯、中國紅色文化研究會副秘書長全秋生(筆名江上月)擔綱責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