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愛玲
班級管理的科學性和實效性直接關系到集體內(nèi)每個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狀況,對學生起著重要作用。小學生年齡尚小,正是人生觀、世界觀、學習觀形成的初始階段,班集體的健康向上與否將對他們的一生起著重要的影響。
1、讓學生自覺關心班集體
首先,理解班集體的概念。對剛入學的一年級新生來說這是陌生的、抽象的,只能形象地引導他們:你們有兩個家,每天從第一個家里背上書包來到第二個“家”里上學,第二個“家”的名字叫“班集體”,這激起了孩子們對“班集體”的親切感,從而學生頭腦中有了“班集體”的朦朧意識。
其次,學會關心班集體。我利用班會展開討論:你準備為班集體做什么?學生紛紛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在國慶節(jié)前一天,為了慶!白鎳鴭寢尩纳铡保⒆觽冊诮淌依飹焐狭宋孱伭臍馇,黑板上用拼音端正地寫著“慶祝祖國媽媽的生日”。整個教室洋溢著歡樂的節(jié)日氣氛,也表達了孩子們對祖國一片真摯感情。平時,教室地面上再也不會發(fā)現(xiàn)一片紙屑,紙簍里的垃圾也不知哪個孩子給悄悄倒了。從此,孩子們的頭腦中深深印上了“班集體”,因為孩子們認為這兒是他們的第二個“家”。
2、情感教育,建設溫暖的班集體
在班級管理中,必須重視情感教育。首先,教師要以真摯的感情去激發(fā)學生的真情。小學階段的學生對長輩的依賴性比較強,從我現(xiàn)在所教的一年級的學生身上就能看出來。在課間活動的時候,有些孩子就常把老師叫成媽媽。如果老師能以父母般的溫情去感染學生,做到情理交融,可以激發(fā)學生積極向上的情感,提高班級管理效果。
其次,正確運用愛去感染學生。教師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秘就在于真誠地愛護學生。所以,沒有真正的愛,就沒有真正的教育。教師用全身心的愛關心學生,學生就能從自己親身感受到的愛護和關懷中,學會如何去關心別人,如何為他人著想,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環(huán)境。
總之,這樣的班級管理,一定使班級能按著所期望的目標發(fā)展,使班級成為一個團結奮進、蓬勃向上的集體。(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qū)高陽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