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實淡雅 清新自然
——初論漠風女士的繪畫作品
個人簡介
漠風,女,原名李樹珍,河南新鄉(xiāng)人。曾長期從事青少年美術教育工作,2001年-2003年多次獲得全國少兒美術大賽輔導獎。2008年到北京定居,師從著名畫家李苦禪親授弟子韓寶華、工筆畫名家王墨嵐,擅長工筆畫、寫意畫。2010年-2012年多次參加全國書畫展并獲獎,F為北京華夏炎黃文化藝術院特聘畫家,北京運河書畫院一級書畫師。
美不勝收
大吉大利圖,四尺整張
漠風 紅石谷,四尺整張
三月牡丹醉花城,工筆,四尺整張
在當今社會不斷轉型、追求多元的時代,許多人把持不住自己,心浮氣躁、追逐金錢和功名利祿,而漠風作為一個藝術邊緣的愛好者卻毫無反悔地全身心投身于國畫繪畫藝術研究之中。由于最近幾年,她得到了幾個名師王偉平、王墨嵐、韓寶華的精心指點,內在對繪畫藝術的癡迷和聰慧的悟性,讓她很快領悟了工筆畫、寫意畫的要領,在很短的時間內取得了快速長進,綿綿不斷地創(chuàng)作出一幅又一幅精品之作,令與她交往的朋友不時地感到驚訝和驚奇。
漠風女士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就開始從事美術教育工作,新世 紀初,她多次獲得全國少兒美術大賽輔導獎。雖然她的人生經歷坎坷,從事過幾種不同的工作,但她始終不忘從小就酷愛的繪畫藝術。2008年,她來到京城先后拜著名畫家韓寶華(李苦禪親授弟子)、王墨嵐(國家一級美術師)、王偉平(中國美協會員)為師,在他們的嚴謹指導下學習工筆重彩花鳥畫、寫意畫。三年的刻苦學習,為她今后的繪畫事業(yè)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并從此開始了她專業(yè)的藝術繪畫生涯,她對工筆花鳥畫進行了深入細致的研究與探索,并認真摹寫了大量古代名家的畫譜,使自己的繪畫藝術逐步進入佳境。
古代畫論中有這樣一段話:“畫使人喜,不如使人驚,使人驚,則不如使人思。”每次看到了漠風女士的畫時,都使我經歷了這樣一個由喜而驚、進而深思的過程。“耐得住寂寞,耐得住清貧,十年磨一劍,功到自然成,用心去打造自己。”這是漠風女士藝術人生的寫照,也是數年來她對工筆花鳥畫鐘愛的理念。她把生命、生活和藝術溶為一體,并能以“澄懷觀象,寧心靜氣”的心態(tài)專注繪畫。2010年以來,她的作品不斷入選國內外一些重要展出、入選、獲獎,應邀到北京、河南、安徽等地參加藝術展覽活動,贏得了一定的知名度。被北京華夏炎黃文化藝術院、《作家報》聘為特聘畫家,被北京運河書畫院聘為一級書畫師。
漠風的工筆畫清新典雅,給人一種春光燦爛的感覺。風格即人,她的作品是她心靈的寫照。其特色是在奇特中見穩(wěn)健,在典雅處見含蓄,在工細處見精到,有“清新之風,華滋之氣”,給人以金聲玉振的藝術美感。在她的《佳人國色》、《蝶戀花》《三月牡丹醉花城》、《驚春》等作品中,沒有甜俗之色,沒有落套之姿。她領悟了造化之心,渲染了花卉之情,霧露中的蔓陀羅,象半展面紗的村姑;細雨中的牡丹,象含淚的新娘。她喜歡荷的品格,荷花在她的筆下總是清新怡人、生機勃勃、奮爭向上;她喜愛葡萄豐富的色彩,葡萄在她的筆下更是晶瑩剔透、絢麗多姿。如《荷塘雨后》、《荷塘清韻》是一幅幅充滿情韻的作品。畫面以清新的藍綠為背景,色彩對比下,更顯示出藍色的幽雅生動的氣韻和粉色荷塘的色調。而更為有情趣的是,在這樣畫面上,三三兩兩的鴛鴦、野鴨或駐立枝頭,或游動于荷間。畫作既富于傳統(tǒng)工筆畫美感又洋溢著現代氣息,生動活潑地再現出自然界之美景,給人以賞心悅目之美感。
漠風的出奇之處在于最近創(chuàng)作的紅色山水寫意畫,她以粗獷、豪邁的筆墨語言,濃重深厚色彩畫出了紅色中國之山河的壯美。許多同行畫家看著這個柔弱的小女子在宋莊一個畫室內創(chuàng)作出如此澎湃大氣的作品《萬里山河別樣紅》、《紅石谷》,覺得難以想象。
總之,漠風女士的繪畫不僅優(yōu)美,而且那些細小無關重要的點滴描述、色調與動人心弦的絢麗效果相結合時,給人以深刻的感悟。花開花落,如此茂盛如此美麗,種類繁多的花草、動物,紅綠相映地鑲嵌在畫面上、印染到筆者的心上,令人驚奇贊嘆、目眩神迷。
人到中年,漠風女士以飽滿的激情,傾其心力,孜孜不倦,以清麗的畫筆為自己構筑了一個無比充實的精神家園,也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賞心悅目的花鳥世界。她是一個誠實地面對藝術、面對藝術創(chuàng)作,有執(zhí)著的追求、清醒的頭腦,絲毫不以嘩眾取寵為能事的藝術家,必將使自己的藝術創(chuàng)作更為精彩,同時也會為社會帶來更多美好的作品,為我國文化繁榮昌盛做出積極的貢獻。
(作者系職業(yè)作家、書畫家、藝術評論家、《作家報》副總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