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勞是人類特有的品質(zhì),勞動是生存的基本能力,是做人的起點。馬克思說:“勞動創(chuàng)造了美!比藗円渤Uf:“鳥美在羽毛,人美在勤勞!睆膩聿粎⒓觿趧拥娜司筒欢脛趧拥拿。從不動手掃地,收拾房間的孩子,就不懂得真正的環(huán)境美。我們要讓孩子在勞動中體驗美,創(chuàng)造美,提高審美情趣。
童年是培養(yǎng)孩子勞動習慣的最佳時期。這個時期的孩子好奇心強,模仿性強,活潑好動,正是進行勞動教育的好時機。那么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勞動習慣呢?結(jié)合筆者多年的工作實踐談幾點認識與大家共勉:
一、 培養(yǎng)孩子“勞動光榮”的意識
孩子要形成勤勞的品質(zhì),需要具有“勞動光榮”的觀念。爸爸要讓孩子在勞動過程中擁有一種充實、幸福、愉悅的感覺。勞動給孩子帶來了美好的體驗,孩子也就會喜歡上勞動。
“勞動光榮,懶惰可恥”是孩子要從小銘記于心的。要讓孩子明白勞動是一切財富的來源,人的勞動是創(chuàng)造世界的活動。讓孩子從小就認識到勞動的光榮、偉大,從而樂于做個勤勞的人。
二、 鼓勵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孩子的自我服務也屬于勞動范疇。家長鼓勵孩子從小學會生活自理,就是在鼓勵孩子勞動。要讓孩子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長要教給孩子學會自己穿脫衣服,穿鞋系帶,自己鋪床疊被,自己吃飯,自己洗臉洗手,自己收拾整理玩具。每學一件,都要先由家長示范,爾后讓孩子在家長指導下練習,直到孩子學會自己做。
一般說來,從二三歲開始就可以慢慢教孩子學做自己的事情,五六歲,孩子就可能做到日常生活基本自理了。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僅能培養(yǎng)孩子的勞動觀念,還能培養(yǎng)他們獨立生活的能力,更能促進孩子獨立性的形成和發(fā)展,使孩子(尤其獨生子女)能及早擺脫對大人的過分依賴,成為一個獨立的社會成員。
三、 讓孩子分擔適當?shù)募覄談趧?BR> 孩子在幼兒期好奇心和模仿力很強,這個時期的孩子對家務勞動充滿了熱情,我們家長要抓住這個有利時機,讓孩子參與到家務活動中來,家長別怕孩子干家務活慢、質(zhì)量差,孩子的技能是在反復實踐中提升的。家長多給予孩子鼓勵,才能夠激發(fā)孩子的勞動熱情,讓孩子在參與中體驗到勞動的樂趣。
四、陪孩子多參加公益勞動
帶孩子或讓孩子隨集體參加公益勞動也是培養(yǎng)孩子勞動習慣的一條途徑。家長可以帶孩子參加學;蛏鐣䦂F體組織的一些公益勞動,例如,參加春天的植樹,夏天的滅蚊蠅,秋天的除草,冬天的掃雪等;也可以帶孩子照顧附近的孤寡老人、軍烈屬;讓他們?yōu)猷従幼鲂┝λ芗暗氖,如分發(fā)報紙、取牛奶、照顧小朋友等。
總之,勞動能夠提高孩子的技能,開闊孩子的視野,培養(yǎng)孩子勤儉節(jié)約的品質(zhì)。孩子的許多生存技能都是在勞動中獲得的,勞動可以給孩子許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勞動也能讓孩子感到充實、幸福,還能有效調(diào)節(jié)大腦。孩子不能只一心學習不愛勞動,勞逸結(jié)合才能發(fā)揮潛能。實踐證明,一個熱愛勞動的孩子,他的綜合能力才會顯著提升。
(作者單位:山西省文水縣第三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