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曉梅
伴隨著歲月的腳步,我與學(xué)生在語文課堂上學(xué)習(xí)的情景,就像一顆顆小石子,時常激起一些歲月的浪花,蕩起美麗的漣漪,讓人充滿無限的遐想。
在學(xué)習(xí)《臺灣的蝴蝶谷》一課時,我在黑板上出示了:“每年四、五月間,一群群色彩斑斕的蝴蝶飛過花叢,穿過樹林,越過小溪,趕到山谷里聚會!
我讓學(xué)生先默讀這句話,再找出動詞,說說這樣寫的好處。學(xué)生只談到,用不同的動詞避免了重復(fù),也很生動。我覺得他們體會不到位。我引導(dǎo)他們閉上眼睛想象,我來讀原句。然后,再把“穿過”、“越過”換成“飛過”;把“趕到”換成“飛到”的句子展示出來,讓他們對比讀讀,談感受。這下,孩子們情緒高漲,紛紛舉手。
琪琪說:“對小蝴蝶來說,花叢矮,用‘飛過’;樹林里有郁郁蔥蔥的樹木,非常高,用‘穿過’;小溪在山間流淌,蝴蝶從水面上飛,用‘越過’。這樣用詞即生動又準確。”我滿意地點點頭,示意她坐下。
張波興奮地說:“老師,我覺得用‘趕到’而不用‘飛到’,更能說明小蝴蝶們是飛越了千山萬水,來到蝴蝶谷。這個‘趕’字讓我們更深切的感受到小蝴蝶們是克服了重重困難,想急切聚會的心情!
真是太好了,我由衷的感受到,走進漢字,抓重點字詞,并通過想象,使學(xué)生如臨其境,產(chǎn)生強烈的共鳴,豐富了語言的感受力。
我借機說道,孩子們,讓我們走進蝴蝶的世界,成為一只只可愛的小蝴蝶吧,請你美美地讀讀這句話。此時,讀書聲四起,孩子們讀的入情入境、津津有味。
在學(xué)習(xí)此課第二自然段時,學(xué)生通過朗讀,找出了草綠、湖水明凈、野花顏色多,從字面上感受到草原的廣闊美麗。
為了加深他們對文本精美詞句的體會,更加深入地理解課文,我出示了句子:“高低不平的草灘上,嵌著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了太陽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話故事里的寶鏡一樣。”
我想到學(xué)生對“嵌”字的理解有困難,就聯(lián)想到生活中學(xué)生熟悉的事物。如黑板上方的國旗框,就可以說國旗鑲嵌在鏡框里;又如,對于人,可以說小姑娘的臉上嵌著一雙亮光閃閃的大眼睛。我把這些講給學(xué)生之后,讓他們再次讀這句話,談自己的體會,沒想到竟然產(chǎn)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王韜竣說:“這里用‘嵌’字比較恰當,因為有水的地方肯定低,您常說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要求我們不斷進步。水也很干凈,我是從‘清亮’一詞體會到的。有湖水的地方,周圍的草長得一定更旺盛,水在陽光的照射下反著各種顏色的光,同時水面映出藍天、白云、野花、野草、牛羊的倒影,一定很美,就像地面上鑲嵌著一塊塊大鏡子。而課文中用的比喻句,就像神話故事里的寶鏡一樣!’與‘寶鏡’前后呼應(yīng),這兩個詞用得再貼切不過了。”
對這個同學(xué)的精彩回答,我和其他學(xué)生都情不自禁地鼓起掌來……
歲月的小河還在靜靜地流逝,它隨時都在等待我們激起更多的小浪花去點綴。因此,我要說,我們教師有責(zé)任引領(lǐng)孩子走進漢字這個奇妙絢麗的大花園,感受語言文字的魅力,去建造自己美麗的精神家園。
(作者單位:北京市順義區(qū)西辛小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