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高密市體操學校 孫濤
德育教學是教學之首,學校要通過各科教學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是落實小學德育的主要渠道。小學語文教學占小學各科教學總課時的三分之一左右。小學語文教師通常又兼班主任,接觸學生時間多,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根據(jù)教學目的、教學內(nèi)容和學生的年齡特點,選好滲透點,充分發(fā)揮語文課堂的教學這一主渠道的作用,把語文文字訓練和思想品德教育統(tǒng)一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在獲取知識,發(fā)展能力的同時,受到生動而自然的思想品德教育,起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效果。
教學中我采用了以下方法:
一、在題眼的突破中滲透思想教育。 題目文眼,它隱含著文章的思想內(nèi)容,感情色彩,緊扣題眼,整體感知,在關鍵字眼的突破上滲透德育是很好的時機。 例如:《一定要爭氣》是篇講讀課文,文章記敘了我國著名的生物學家童地周刻苦鉆研,勇攀高峰,為中國人民爭氣的感人事跡。教學時,首先從題目入手,要求學生找出課題的關鍵詞“爭氣”,知道“爭氣”是全文的文眼,一以貫之,洋溢著童地周的愛國志向和愛國豪情。那么,在釋題時,抓住關鍵字眼“爭氣”進行有機滲透。首先在預習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想一想:“爭氣”在題目中的意思,從而領會題目的意思,滲透堅強意志
二、加深理解課文,有機滲透德育。 在教學中,抓住最能表現(xiàn)課文思想內(nèi)容的詞句,指導學生品評詞句的表達作用,從而體會詞句所蘊含著的思想感情,使學生受到感染,這也是寓德育于語文教學中很好方式。
三、誘發(fā)課文內(nèi)含思想感情,恰如其分進行思想教育。 我們都知道,語言文字訓練和思想教育的辨證統(tǒng)一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特點,這就是說語文課的思想教育必須在語言文字訓練過程中進行,而要做到語言文字訓練和思想的和諧統(tǒng)一,完美結合,關鍵是教者在自己受到教育基礎上,善于誘發(fā)深之內(nèi)含的思想感情,這就要求教師善于設計帶有啟發(fā)性的問題。
總之,教師要針對學生實際,配合教材內(nèi)容,進行有機、有序、有度地滲透,把握好教育契機,在寓字上下功夫,把握住語文知識與德育的最佳“滲透點”和“結合點”,以學生為主開展活動,這都有助于增強語言文字學習和德育的統(tǒng)一、和諧,真正做到春風化語,潤物無聲。近幾年來,學生的思想和以前的學生相比,有了明顯的區(qū)別,說明這樣的教育起到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