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的自主學習是當前教育界研究的一個熱門課題,也是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改革的迫切需要。近年來,有些中學政治教師致力于探求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方法,積累了寶貴的經(jīng)驗。但也應該看到,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未能引起中學政治教師的普遍重視,以教師為中心的講授式傳統(tǒng)教學模式?jīng)]有從根本得到改變。我們認為,如何改革當前思想政治課的課堂教學,擺正學與教的關系,研究探索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素質,這是我們每位政治教師必須思考和面對的重要課題,也是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和使命!
所謂自主學習就是相對于“被動學習”、“機械學習”和“他主學習”,是指學生在學習的全過程中主動地、獨立地有支配權利和控制能力的活動。其實質就是學生的獨立主動地學習。如果學生的學習活動依賴于老師或他人,他的學習是被動的,那么,他的這種學習就是他主學習,根本談不上具有自主性。自主學習的特征是:
1、能動性。自主學習有別于各種形式的他主學習,他是學生積極、主動、自覺地從事學習活動,這種從事學習活動,自我調控學習的最基本的要求是主體能動性。
2、有效性。由于自主學習的出發(fā)點和目的是盡量協(xié)調好自己學習系統(tǒng)中的各種因素的作用,使它們發(fā)揮出最佳效果,因此,自主學習在某種意義上講就是采取各種調控措施使自己的學習達到最優(yōu)化的過程。一般來說,學習的自主水平越高,學習的過程也就越優(yōu)化,學習效果也就越好。
3、相對獨立性。自主學習有其獨立性的一面,它要求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盡可能擺脫對教師或他人的依賴,由自己對學習的各個方面作出選擇和控制,獨立地開展學習活動。但這種獨立性又不是絕對的。就在校學生來說,其學習的許多方面如學習時間,學習內(nèi)容等,都不可能全然由自己來決定,也不可能完全脫離教師的指導,因而還有其依賴性的一面。
4、自我監(jiān)控性。自我監(jiān)控是指學生針對自己的學習過程所進行的一種觀察、審視、評價和調控。具體地說,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對自己的學習動機、學習方法、學習能力、學習結果等方面具有自我認識能力,能及時發(fā)現(xiàn)學習中的問題并主動地進行有針對性的自我補救和自我調整,使之達到最佳效果。
總之,老師在教學中要求學生敢于打破常規(guī),標新立異,走出課堂,超越書本;不迷信老師的經(jīng)驗和權威,敢于向教師、書本和權威挑戰(zhàn),敢于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和獨到見解;敢于想別人所未想,言別人所未言,做別人所未做的事;積極開拓獲得知識的來源和獲得發(fā)展的空間。
(作者: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qū)邊河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