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陽縣職業(yè)中專 張慧
“優(yōu)化課堂結構,提高課堂效率”已成為學科教改研究的總課題。決定課堂教學成敗的因素之一是課堂教學結構。把一堂美術課設計成“觀察欣賞激趣;發(fā)現探索嘗試;講解示范點撥;練習討論輔導;評講小結提煉”五步進行,是比較理想的美術課堂教學模式。
第一步,觀察欣賞激趣。上課開始前2-3分鐘引導學生的審美技巧,喚起創(chuàng)造美的欲望。教師先出示范畫指導學生觀察,讓學生從整幅中找到感覺,找畫了些什么,表達什么意思等。學生覺得好看極了,這好看的感覺是從哪里來的?于是再進一步觀察,學生從范畫中逐步發(fā)現了構圖的方法、筆墨的技巧等,逐步體會到這大一點、小一點、上一點、下一點;這繁一點、簡一點無一不是畫家嫻熟技巧的體現,無一不凝聚著畫家的思想、閱歷的精華。通過這一步步地觀察,學生們接受了美的熏陶,體會到畫的筆墨情趣,也從中找到了一些作畫的步驟、構圖的方法、筆墨的技巧等。在強烈興趣的趨使下,學生們創(chuàng)造美的欲望油然而生,他們感到畫這樣的畫并不難,自己完全可以去試試。
第二步,發(fā)現探索嘗試。找到創(chuàng)造美的途徑。學生通過第一步的學習,已初步發(fā)現了一些創(chuàng)造美的方法,找到了一些筆墨技巧,并躍躍欲試。根據陶行知“教學做合一”的原則,教師不妨用3-5分鐘時間讓學生嘗一嘗、試一試、實踐一下自己的發(fā)現,展示一下自己的感覺。布置全班同學用自己從探索中發(fā)現的方法去畫畫。與此同時,請幾個有代表性的同學講講自己的發(fā)現,上講臺表演自己的發(fā)現,讓他們充分顯示一下自己的創(chuàng)造才能。
第三步,講解示范點撥。用1-10分鐘時間,讓學生掌握創(chuàng)造美的方法和技巧。教師根據學生嘗試的情況,再進行示范講解。示范講解要同時進行,對于學生嘗試中的問題,教材中的重點部分,教師要一邊精講,一邊示范。例如在示范講解山水畫時,教師從構圖開始,一山一石,一草一樹地示范講解,學生看得明白,學得真實,能較快地掌握技法。同時學習的積極性得以持久,有充分的信心完成創(chuàng)造美的活動。
第四步,練習討論輔導。用15-20分鐘,讓學生體會美的真諦,進行創(chuàng)造美的實踐,全面提高每個學生的能力。學生經過前三個步驟的學習,已經初步掌握了表現中國畫筆墨情趣的方法,想要表現一下自己掌握程度的欲望之火已經越燃越烈,這時可以布置作業(yè)讓學生去完成。至于他們怎樣完成,可以讓學生自由地在同座或鄰座間討論后完成,也可以一個人獨立完成。在學生練習的同時,教師進行巡回輔導,重點幫助學生加深對美的理解,目的在于全面提高每個學生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