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尤溪縣聯合中學 連文宇
語文是一門基礎學科,知識性,工具性,綜合性強。隨著社會科技不斷進步和教學條件的改善,許多學校擁有了圖書館,閱覽室,電腦室,多媒體教室,語音室,局域電腦網絡,為教師選擇多樣化教學手段和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已成為現實。
所謂多媒體教學,從廣義上而言即指教師利用可視,語音,電腦等設備進行教學。大量教學課例證明,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打破了傳統的黑板,粉筆,課本的“三件套”的教學模式,課堂結構也從“講讀”走向“互動開放”。多媒體教學中生動的人機界面交互,教學內容的拓展延伸,教學手段的多樣化選擇,不僅極大地方便了教學任務的完成,同時也促進了學生知識面和視野的擴大,而且也有利于學生思維創(chuàng)造力的提高。因此,隨著多媒體走進課堂并逐漸普及,對促進打破傳統的教學觀念,培養(yǎng)學生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思維創(chuàng)造力等方面都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首先,利用多媒體,更新傳統教學觀念
1.更新教學觀念。原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在《基礎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為提高全民族的素質奠定基礎》一文中指出:“對于即將到來的新世紀,我們既面臨機遇,也面臨挑戰(zhàn)。我們能不能贏得這場挑戰(zhàn),抓住這個機遇,最主要的問題不是資金,也不是自然資源,而是人的素質和人才問題!庇纱丝梢,實施素質教育的目的就是提高人的素質,促進人才的培養(yǎng)。中學語文在素質教育的范疇中就是全面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以及文學審美,鑒賞能力。
目前不少中學語文教師在實施素質教育的觀念上普遍存在兩種情形:一是選拔考試沒有根本改變的前提下,素質教育的實施只能是“雷聲大,雨點小”;二是素質教育正處在提倡階段,需要一個漫長的轉變過程,甚至有一些人擔憂使用多媒體教學,會使學生喪失了一些基本功,如寫字,朗讀等方面的能力。很顯然,這兩種傾向既有其客觀性,同時又有主觀方面殘存的“頑疾”。所以,受頑疾觀念束縛的危害性在于墨守成規(guī),滿于現狀,放棄機遇,結果愧對于學生和時代。
2.創(chuàng)新知識內容。創(chuàng)新能力是素質教育對語文教學提出更高的要求。創(chuàng)新內容包括語言詞匯創(chuàng)新,教學內容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和方法創(chuàng)新,寫作技巧創(chuàng)新等。如本縣提倡課堂教學“五學”,即目標導學,自主探學,合作研學,展示比學,檢測評學等課堂教學的創(chuàng)新要求。令人關注的是最近《參考消息》報道了一則消息:我國改革開放30多年來,僅詞匯一項就增加了5000多個,如卡通,網絡,VCD,給力等?梢娬Z文教師的應對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如何,教學觀念是否與時俱進,直接關系到素質教育的開展及成效。
其次,利用多媒體,培養(yǎng)學生主觀能動性
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可以使教學內容變抽象為具體,變間接為直觀,變無味為有趣,促使學生在輕松愉快中有效地掌握知識,技能,并能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達到發(fā)現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目的。
以《從甲骨文到縮微圖書》一文教學為例:上課前學生對“甲骨文”和“縮微圖書”為何物印象不深,那么對于了解中國文字的演變過程就顯得索然無味。如果語文教師利用繪制的幻燈片分別展示甲骨文,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等漢字演變過程之后,再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文本內容,了解什么是縮微圖書,用縮微光盤演示其中內容,最后配樂朗讀,多角度的感知內容,這樣形成一個集圖片,音樂,視頻,問題組為一體的動感課堂,其學習效果不言而喻。
利用多媒體進行語文教學的優(yōu)勢在于:既拓展了課本資源,豐富了學習內容,又優(yōu)化了校本資源,也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把“要我學”轉化為“我要學”,從而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第三,利用多媒體,提高學生思維創(chuàng)造力
電腦網絡教學在我國雖然起步較晚,但是在沿海開放地區(qū)的發(fā)展速度較快,即在校內建立局域網交互平臺,支持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利用網絡互動平臺教學,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初中七年級有一篇評價華君武漫畫的作品《龜兔賽跑》的說明文。在教學中,讓學生讀懂內容和漫畫作品的寓意并不難,難點卻是從《龜兔賽跑》作品中發(fā)揮想象,做到舉一反三。要達到這一效果,最理想的教學方式即是網絡教學。教師可讓學生利用電腦動手,動腦,想象“龜兔賽跑”有更多的曲折過程,這樣就形成不同的結局。
如:教師一邊在界面上提示指導,一邊操作命令讓學生繪制以下幾幅漫畫:A,烏龜丟棄煙斗后,兔子會勝利嗎?B,兔子也像烏龜一樣傲慢,烏龜會奪冠軍杯嗎?C.兩者同時到達終點,烏龜和兔子的情景各是什么樣的?這一幅幅漫畫作品在電腦網絡上交流,不僅豐富了課文內容,加深了對內容的理解,而且,加強了學習的趣味性,提高了思維想象能力。因此,利用多媒體網絡教學,無疑把語文教學帶入一個嶄新的天地里。
以上成功的案例不勝枚舉,在中學語文素質教育中,教師應根據本校的實際情況,充分,合理,恰當地利用多媒體的展示功能,演示平臺和網絡交互的條件,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完善教育功能,全面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以及文學鑒賞能力的目標一定會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