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想成為成功者嗎?
想,當然想!任何人都想成為成功者。然,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jié)網(wǎng)。
只是大千世界中,想臨淵羨魚者多,想退而結(jié)網(wǎng)者少。為什么?因為臨淵羨魚易,退而結(jié)網(wǎng)難!
應該怎樣退而結(jié)網(wǎng)呢?
我們不妨先看下面這樣一個真人故事——
海倫·凱勒是19世紀美國盲聾啞女作家和殘疾有障礙的教育家。她在19個月的時候被猩紅熱奪去了她的視力和聽力。不久,她又喪失了語言表達能力。然而,就在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里,她并沒有放棄,而是自強不息,并在她的導師安妮·莎利雯的努力下,海倫用頑強的毅力克服生理缺陷所造成的精神痛苦。她學會了讀書和說話,并開始和其他人溝通,成為一個學識淵博的人,掌握了英、法、德、拉丁、希臘五種文字的著名作家。
其實,像海倫這樣的殘疾人作家,在我們中國也不乏其人,譬如:吳運鐸,張海迪等。我們以張海迪為例——
張海迪,5歲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癱瘓。從那時起,她無法上學,便自學了中學課程。15歲時,海迪跟隨父母,下放聊城農(nóng)村,當起教書先生。她還自學針灸醫(yī)術,為鄉(xiāng)親們無償治療。后來,張海迪自學多門外語, 在殘酷的命運挑戰(zhàn)面前,她沒有沮喪和沉淪,以頑強的毅力和恒心與疾病做艱苦斗爭。她自強不息,對人生充滿了信心,自學了大學英語、日語和德語,并攻讀了大學和碩士研究生的課程,而且創(chuàng)作出了多部文學作品,為世人矚目。
智慧的讀者諸君已經(jīng)看出來,無論海倫還是張海迪,都是艱難的“退而結(jié)網(wǎng)”者。而且,有共同艱難的結(jié)網(wǎng)方法——第一點,勇于向命運抗爭。雖然身患殘疾,但不向命運低頭。第二點,自強不息,努力奮斗。身殘志不殘,以頑強意志與拼搏精神,生命不息,奮斗不止。第三點,不懼艱難,勇于吃苦,勇于創(chuàng)造。
前時,東京奧運會之后,緊接著就是殘奧會。我們看到許多中國殘奧運動員獲獎。這除了中國運動員參賽人數(shù)多之外,另一個因素就是中國殘奧運動員都有一種頑強的拼搏精神!我每當看到殘奧運動員獲獎,心里就會有一種莫名的慚愧與自愧不如。因為我們這一代人,從學生時代就受到為國爭光,為祖國而學習的教育,F(xiàn)在,雖然大半生不懈努力,可也沒有像殘奧運動員那樣為國爭光?粗總殘疾人運動員拼搏之精神,不禁反思,我們健康的人,為什么就沒有他們那樣的頑強意志與拼搏精神呢?
身體健全的年輕的朋友,倘若我們有張海迪與殘奧運動員那樣的頑強拼搏、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我們還有什么樣的困難不可戰(zhàn)勝?
人生在世,貪圖安逸、貪圖享樂、貪圖得過且過,易,矢志不渝、自強不息、艱苦奮斗,難,而且,人之本性往往是:趨易避難。
隨著現(xiàn)在人們生活日益衣食無憂,人之惰性也會自然而然地出現(xiàn)。其表現(xiàn)就是:得過且過,說的冠冕堂皇點就是:平安是福。然而,我們應該明白,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因此,人生在世,往往是: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實質(zhì)上,人間所有成功者,都不是趨易避難者,更不是貪圖享樂者。中國的周文王、司馬遷、魯迅,外國的馬克思、恩格斯、托爾斯泰等,千千萬萬為國為民者,倘若為了自己貪圖安逸與平安享樂,這個世界不會像現(xiàn)在這樣吧?
也許有人會說,您上 面說的這些舉世聞名的成功者者,從小都不是家境貧寒者,他們根本不知道天下窮人求溫飽的滋味。是的,人之出生,不能選擇,可人生之路,能夠選擇。
出生在窮人家的成功者,古往今來,更是不勝枚舉。譬如:宋代范仲淹,兒時家貧,但他每日埋頭功課,從不懈怠,甚至五年未曾脫過衣服睡覺。他困了就用冷水洗臉,餓了就吃些涼粥,因為窮,很多時候一天只吃兩頓飯。面對著這樣的人生,他卻從沒叫過苦。反而是用自己的努力,一點點改變自己生活。從一個貧苦出身的窮小子,成長為宋代有名的宰相與大文豪。再譬如:當今舉世聞名的“玻璃大王”曹德旺,兒時家貧,他每天凌晨2點起床,冬天頂著寒風,夏天冒著酷暑,天剛剛亮,就騎車去批發(fā)300多斤的水果,賣完水果往往已經(jīng)晚上七八點。這樣辛苦下來,一天才賺3塊錢。那一年曹德旺17歲,正是長身體時候。每天凌晨2點,剛剛進入夢鄉(xiāng)。他母親就坐在他床前,輕輕地推喊著他......常常,曹德旺睜開眼,看見母親的眼睛還是濕潤的,淚水沒來得及擦干……
朋友,三千多年前的《周易》中就有“厚德載物”與“自強不息”之言。這正是我們中華民族偉大精神之根本所在!像范仲淹,像曹德旺,以及許許多多古往今來貧苦出身的成功者,他們都是具備這種偉大的民族精神者!
這種“厚德載物,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也正是一切成功者之成功根本!
另外,我們縱覽古今中外,但凡成功者,還具備下面這樣一些特點:吃苦耐勞,勤奮努力,劍膽琴心,謹慎謙虛,勇于創(chuàng)造,善于學習,交友慎重,嚴于律己。
上面這樣八個特點,加上“厚德載物,自強不息”,共十點。也許還不夠全面,然,愚以為,只要具備此十個特點,無論您干任何行當,一定能夠成為成功者。天下360行,行行都有狀元郎。細細思忖,他們皆還有一個共同精神,就是上面十點中的吃苦耐勞精神。
吃苦耐勞的本質(zhì),是一種自控能力、自制能力和堅持能力,以及頑強拼搏與深度思考。很大程度上靠自己成功的富人,往往比窮人能吃苦耐勞,否則,他就不能靠自己白手起家。
您會發(fā)現(xiàn),有的人成功富了之后,做事情還是特別勤奮、還是特別能忍受孤獨、還是特別有理想,還是特別吃苦耐勞,自強不息。
另外,即便您現(xiàn)在少有成功,也要謙虛謹慎,戒驕戒躁。請閣下牢記,驕傲如滿月,日漸虧缺;謙虛如新月,日漸圓明
朋友,任何人都渴望成功,渴望過上美好的生活,然而,請勿忘:“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jié)網(wǎng)”!
也許有朋友說,嗨,臨淵羨魚,開心愉悅,退而結(jié)網(wǎng),還需要勞作操心,F(xiàn)在,對酒當歌,人生幾何?如何生活,還不是一生?
是的,無論怎樣生活都是一生,可是,為何有的輕如鴻毛,而有的重如泰山呢?
前蘇聯(lián)作家尼·奧斯特洛夫斯基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的主人公保爾 柯察金 說: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生命對于我們只有一次,一個人的生命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也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這樣在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整個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yè)——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