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發(fā)現(xiàn)孩子的閃光點
——注重幼兒的個體差異
在幼兒園中,我們老師總喜歡安穩(wěn)一點的孩子,因為這樣的孩子聽話好管教,讓老師省心,也總能淘得不少老師們的喜愛。而對于那些過于“活潑、愛動”的幼兒,則往往因為其“調(diào)皮、惹事”,久而久之,則可能得到“另眼相待”的“特殊待遇”。
但我覺得,對待那些過于“活潑、愛動”的幼兒,需要老師行使有別于一般幼兒的教育和教導方法,找準切入點,通過意識引導,而使其行為上產(chǎn)生循序漸進的轉(zhuǎn)化,逐步改變其過于“活潑、愛動”的習慣,使其融入整體班級活動之中去。
我班就有這么一位小朋友王浩,他不僅活潑愛動,而且常常給老師制造些小的“惡作劇”。比如:大家在一起游戲時,他會趁老師不注意掉頭大竄,讓老師追來追去,累得老師氣喘吁吁;在教育教學活動中,他有時會鉆到桌子底下與你玩“捉迷藏”;可能由于他的過分愛動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在我們幼兒園里已經(jīng)小有名氣了,大部分老師認識他。他的媽媽曾這樣對我說過:“我的兒子簡直就是一個“自由人”。我也曾開玩笑地對他媽媽說:“你的兒子真是不簡單,四歲就成了‘大明星’了”。
如何教育這樣一位剛剛四歲的“大明星”呢?我的切入點是——找優(yōu)點,并使其發(fā)揚光大。根據(jù)一段時間的觀察,我發(fā)現(xiàn)他很聰明,反應(yīng)能力快。有時我看見快到上課時間了,而自己又忘記了拿哨,示意小朋友去幫我拿哨,四歲的孩子大多猜不透老師的心思,可班上這位所謂的“大明星”曾幾次急匆匆地跑去幫我拿哨,這時我便過去親他一下,并伸出大拇指以示鼓勵,讓他感受到跑過去做了一件正確的事,老師就會喜歡他,并且還會受到表揚!
我還發(fā)現(xiàn)他喜歡交朋友,人緣特好。有一次,班上的李佳文小朋友生病了,幾天沒來幼兒園,當李佳文小朋友來園時,他主動走上前去迎接,并拉著她的手認真地說:“你怎么了?怎么好幾天沒來幼兒園,我都想你了”。當時我看出了他的心情,他確實是真的想念李佳文小朋友了。這也是他關(guān)心小伙伴的一種真實的行為。
通過一次次的觀察,一次次的發(fā)現(xiàn),讓我對王浩有了新的了解,是我對他一次次地鼓勵,給了他自信,使他獲得了積極的情感體驗,從而使他產(chǎn)生了更多的積極行為,并為他帶來了更多的成功體驗。
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他的進步可不小,王浩再也不會一個人跑出去讓我追來追去;現(xiàn)在他變了,再也不是以前媽媽眼里的那個“自由人”了。
記得一位專家曾這樣講過:“要善于發(fā)現(xiàn)每個孩子的閃光點及獨特價值,并為每個孩子提供表現(xiàn)自己長處和獲得成功的機會,增強其自尊心、自信心,使美好的教育得與獨特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