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榮香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有人把閱讀教學用來形容語文教學的“半壁江山”。閱讀能力是衡量一個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標尺。
一、教學目標必須立足實際,體現(xiàn)階段目標
堅持閱讀教學中“聯(lián)系上下文解詞”的教學目標,在第一學段定位為“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提出的學習目標是“了解”;在第二學段則是“能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生詞的意義!碧岢隽恕袄斫庠~意”、“體會關鍵詞句的作用”等要求;到了第三學段“聯(lián)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想課文中有關詞句的意思,體會其表達效果!敝鸩教岢隽恕巴葡朐~意”、“體會表達效果”的目標要求,這樣循序漸進、螺旋上升,最終實現(xiàn)“具有獨立閱讀能力”的總目標。
二、把握好閱讀的基本要素
學生必須成為真正的閱讀主體,教師是學生閱讀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師生之間是平等的對話關系。閱讀教學是為了引導和幫助學生閱讀,老師對作品的解讀,不能代替學生的閱讀與理解。
幾點要求:1、學生閱讀的過程應該伴隨著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2、閱讀是學生與作者、文本對話的過程,充滿發(fā)現(xiàn)、質疑、思考、探究。教師應引導學生閱讀課文,教學生閱讀的方法,讓學生通過“讀”去感受,去認知,從中吸取文章的營養(yǎng)。3、對話關系平等。把:點撥、啟發(fā)、引導、激勵留給自己,把閱讀、理解、領會、體味、品味、感悟還給學生。4、培養(yǎng)富有創(chuàng)意的讀者,而不是培養(yǎng)人云亦云的聽眾。5、個性化與創(chuàng)造性閱讀不排斥合作學習,相反同學之間的相互切磋、溝通交流,反而會互相啟發(fā),促進學習。要注意正確的價值取向和個性化多元解讀。
三、注重閱讀詞語的積累
有意識地積累詞語,豐富詞匯,不但對于掌握和運用語言,而且對于發(fā)展思維都是很有意義。1、在閱讀中積累詞語。2、積累自己喜歡的成語和名言警句。
四、堅持以“學生主體發(fā)展”為主線
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儲備和認知規(guī)律出發(f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與不同的學習需求,遵循文本內涵的多元解讀,積極創(chuàng)設良好的自主學習的情境,建構平等對話的平臺,讓學生在自主中嘗試,在合作中交流,在探究中分享閱讀的快樂與收獲。
在閱讀導入階段,教師可以根據(jù)課文的情、趣、理、義等特點,初展文境,作好情趣共融、心理鋪墊準備,喚起學生參與研究性閱讀的主體意識。這一階段,可以讓學生獨立學習,其內容大致包括:文章的寫作背景,作者的生平資料,了解本課的特點,讀準、認清文中的易錯字詞,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了解文章的大概內容,質疑問難中找到有研究價值的問題。
五、引導學生深究感悟,反饋研讀成果
(1)自學自研。即根據(jù)問題情境,讓學生自讀課文,思考分析,可以同桌間小聲議論。
(2)小組或自選學習伙伴作交流,相互合作,豐富閱讀。
(3)全班組織交流。
在反饋中評議,在評議中內化。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師應鼓勵學生暢所欲言,提自己的疑惑,抒自己的情感?梢允乔楦械慕涣鳎Y論的互查,也可以是自研空缺的互補,疑難問題的切磋,采用互幫互助的的方法進一步達到內化。
(作者單位:山東省安丘市景芝鎮(zhèn)景芝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