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語“小組合作,捆綁共進”教學方式研究中期報告
山東省菏澤市牡丹區(qū)二十一中學 張德平
研究員編號:CTF120166-73-219
一.課題概述
面對班額大,程度參差不齊的現(xiàn)狀,教學任務重,課時緊,如何在有限的課堂45分鐘里,調動每個學生的積極性,使每個學生參與課堂,達到課堂高效,是個迫切的問題。為此我從改變教學組織形式出發(fā),深入研究小組合作學習的理論模式,學習理論知識,把小組合作學習引入自己的課堂,邊實踐邊改革,不斷反思改進。我經(jīng)過深入思考,翻閱資料,確立了我自己的符合我班實際情況的小組合作教學模式:如何合理劃分小組,使學生在小組中各司其職,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訓練合作技能,選擇適當?shù)暮献鲿r機,讓學生真正在課堂上通過合作提高學習能力。同時對我校學生的實際情況深入調研,對調查結果細致分析,在校領導的大力支持下,做好學生的思想動員工作,開好學生家長動員會,征得家長的幫助與支持,建立學習小組。結合我校實際制定出若干小組合作學習方式, 小組合作管理模式,小組合作評價激勵機制,并且在課堂上邊實踐邊反思,不斷改進方法,為實驗研究打下堅實的基礎。不間斷聽教育專家關于教育教學和小組合作的講座,觀看名師高效課堂的小組合作模式,吸取精髓并逐步應用于自己的課堂。在備課時特別注重備學生,備學法,根據(jù)環(huán)節(jié)要求選取小組合作方式。邀請同科老師聽課評課,對小組合作學習見解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設性建議,進一步提高小組合作在英語學習上的作用。課后反思小組合作的成效并編寫案例,積累經(jīng)驗為以后的教學指引方向。我想通過我自己的課題實踐與研究,達到以下目的:關注每一名學生的健康成長,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通過小組成員之間的合作,互相幫助、互相促進,促進學習困難學生的進步與發(fā)展,最終達到“小組合作,捆綁共進”。
二.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
針對我,F(xiàn)狀,
14
精力、時間有限的老師有必要采取小組合作學習法,從學生的學習方法、學習行為入手,通過小組合作有效加大學生語言的實踐量,培養(yǎng)學生在群體中與他人合作的能力,促進學生的認知、情感、技能的全面發(fā)展。《英語課程標準》將“積極與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列為基本學習策略之一。把合作學習引進課堂教學當中,有效提高課堂效率,促進學生發(fā)展是我,F(xiàn)實的需要。
小組合作學習是我國新課程改革所提倡的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提出了要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特別強調自主,合作與探究的學習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促進學生的主動學習和自主發(fā)展。
14
實行小組合作學習,對老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轉變教學思想,由“教”轉變?yōu)椤皩А,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探究性、合作性;增強教師的教學理論并促進教師的專業(yè)成長。
三.課題研究的目標
(一)教師目標:促進教師理論學習,更新教學理念。促進教師的專業(yè)成長,推動課堂教學的改革。
(二)學生目標: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提高合作技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探究性、合作性,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合作學習強調積極的相互支持與配合,強調發(fā)揮每一個學生的積極性,實現(xiàn)互動式,交流式的學習,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參與學習,體驗成功的機會,促進學生之間有效的溝通與交往。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只有小組取得了成功,個人才能成功。通過將合作學習引入課堂,結合我校實際更新講課方式,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激勵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協(xié)作能力,實現(xiàn)課堂教學交際化。總結出切實可行的小組合作方式,實現(xiàn)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多向、互動、多元的信息交流方式,從而真正推動每個學生進步。
四.課題研究的基本內容
1.如何合理分工,建立合作小組,捆綁共進。
劃分合作學習小組,需遵循“均衡”的原則。各小組之間的整體水平相近,利于各組之間公平競爭。每個小組,成員一般為6 人。由于小組成員在性別、性格、成績、能力、學習方法等具有一定的差異,分組時要注意組員優(yōu)劣互補,合理搭配,使其在新授課或討論課過程中,做到分工合作,取長補短,捆綁共進。小組成員是動態(tài)的,組間成員是可以互換和流動的,并且組內成員角色也是輪換或互換的。讓每人都有主導和展示的機會,從而激發(fā)其每人的學習熱情。
小組內分工要明確,各司其職。(1)設小組長,負責小組的全面工作,負責組織本組成員、分配任務、督促組員完成任務等;(2)督查管理者 ,負責檢查成員的課文背誦,單詞短語掌握情況。(3)作業(yè)測試檢查記錄者:負責記錄反饋作業(yè),測試情況等;(4)總結者:負責記錄,計算成員的考核等;(5)發(fā)言者:負責短劇表演,演講和匯報小組合作成果。
2.研究適于小組合作學習的英語教學環(huán)節(jié)。
英語教學中,并非所有的環(huán)節(jié)都要通過小組合作完成。有的內容適合于合作交流,有的內容適合于獨立思考,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依據(jù)教材,根據(jù)實際需要適時把握。即要考慮小組學習的效果、效率,又要重視教師精講點撥、歸納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師要根據(jù)班級學生的整體情況,及每位學生的性格和理解能力,結合自身的經(jīng)驗知識,來確定小組合作的時機和方式。
3.建立公平性、激勵性評價機制。
在課堂上經(jīng)?吹,當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時,有些小組合作流于形式,學生圍在一起各做各的,毫無交流,或者談些無關主題的閑話,還有些小組某幾個學生占有話語權,其他學生根本無法參與。教師若在此放松,只能給學生做一個紀律的維持者,沒有做好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和共同學習的合作者,從而降低了合作學習的效率和質量。在合作學習中,教師要仔細觀察每個成員學習交流情況,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采取措施解決。將評價機制引入合作過程,引起學生重視合作學習的效能,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習慣。
15
五.課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首先對相關的小組合作學習的材料進行學習,結合我校七年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研究方案,指導本課題研究。
2.問卷調查法:了解當前我校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意識與能力情況,研究學生在合作學習過程中真實所想、所需。
3.研討法:針對實驗過程中的實際問題進行研討、分析,借以不斷完善操作方法,提高實驗操作水平。
4.個案分析法:建立一定數(shù)量的小組合作學習檔案,抓住典型的個案研究分析,總結相關經(jīng)驗。
六.研究的階段性成果
在對小組合理劃分的基礎上,我不間斷聽教育專家關于教育教學和小組合作的講座,觀看名師高效課堂的小組合作模式,吸取精髓并逐步應用于自己的課堂。在備課時特別注重備學生,備學法,根據(jù)環(huán)節(jié)要求選取適當?shù)男〗M合作方式。注意觀察小組合作學習是否有效及時將過程與評價相結合。邀請同科老師聽課評課,對小組合作學習見解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設性建議,進一步提高小組合作在英語學習上的作用。課后反思小組合作的成效并編寫案例,積累經(jīng)驗為以后的教學指引方向。
通過一段時間的小組合作學習課堂教學模式的實踐與探索,我對小組合作學習的認識提高了一個層次,在課堂實踐中有了一定的方法,會選擇合適的時機進行合作,對那些能夠激起學生思考探索,靠近學生思維的最近發(fā)展區(qū),讓學生跳跳就能夠到果子的問題進行小組合作,這一段的實驗,對我的教學有極大地指導作用,更吸引我繼續(xù)實踐探索。
1.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高漲,積極參與課堂。
學生在課堂上學習英語熱情提高,主動學習,畏難情緒減弱,積極回答問題,表達觀點,為英語學習創(chuàng)造了好的環(huán)境。
2.學生在合作學習中,集體意識增強。他們清楚只有小組齊心合力,共同努力,互幫互助,才能取得進步。在預習,作業(yè)反饋,疑難解惑時,學生發(fā)表見解,互為補充。出現(xiàn)了一批實際意義上的老師的小助手。
3.在合作學習中,鍛煉了能力,學生更注重合理的學習方法,學習運用學習策略指導小組的學習,課堂效率提高。
七.反思存在的問題
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時,我有時感覺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在小組合作時會出現(xiàn)這樣、那樣的問題。
16
1.在小組合作時,學生合作意識不夠強烈。有一些學生沒有真正參與討論,自己獨自思考,不注意傾聽吸取他人意見,合作成為一種形式,沒有體現(xiàn)合作的優(yōu)勢。有些小組合作時吵吵鬧鬧,表面討論熱烈實則沒有意義。
2.合作習慣需要加強。交流不深入,沒有明確的合作學習問題,沒有作預先的準備,想到哪說到哪,致使小組合作學習不能深入進去,缺乏真正意義上得交流。
3.小組評價制度有待進一步完善加強。
究起原因,學習內容不足夠激起學生的興趣,引起合作熱情,或者內容過難和過易都容易讓學生失去興趣。有時小組合作的時間限制也制約了合作的有效性。老師預設過多有時也會限制學生的思維。小組成員的合作習慣和合作能力影響合作學習的效果。
八.下階段工作計劃,改進措施
1.培訓小組長,組長培訓組員,端正小組合作學習態(tài)度,提高合作意識,建立合作學習規(guī)則。
在合作學習中,要有集體協(xié)作意識。小組活動應是成員共同承擔責任,共同討論完成任務。為此,讓學生聽專題講座,觀看有關視頻。開班會,組織他們講親身體會,介紹傳授小組合作的經(jīng)驗,互相取長補短。學生要明確自己在組內的職責,為小組的進步貢獻自己的力量。組內角色可以輪換,每個成員都有機會承擔不同的任務和責任,更能增強合作意識。
2.培養(yǎng)合作習慣,訓練合作技能。
提高小組合作學習有效,首先必須進行深入獨立思考,在充分思考的基礎上,積極簡潔條理的發(fā)表見解,同時在別人陳述時要認真傾聽,尊重他人的觀點,能做到及時反思自己,給予同伴合理誠懇的建議,互相幫助,互相補充。遵守合作規(guī)則,始終圍繞主題。
3.教師充分備學情備教材,在學生學習環(huán)節(jié)恰當充分發(fā)揮小組合作的優(yōu)勢。
教師要根據(jù)學生已有知識,理解領悟能力,學生的性格,班級的整體習慣和教材的重難點,來確定小組合作的時機和方式。學生在理解新知識有困難的時候,進行合作學習,以討論的形式各抒己見、集思廣益,在小組討論、合作的過程中,每個人的能動性、創(chuàng)造性可得到發(fā)揮。在檢查回顧時,利用小組合作檢查,檢查充分,參與度廣,反饋及時,便于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況。在復習整理知識時,小組合作學習,充分調動學生聯(lián)系新舊知識, 讓學生互幫互助,形成知識脈絡結構。也有利于學生舉一反三、歸納遷移。在短劇表演,寫作練習時,小組合作能增加勇氣,創(chuàng)作熱情,效果更好。
4.堅持邀請同科老師聽課評課,提出寶貴意見,不斷完善自己的課堂。堅持寫教學反思,總結經(jīng)驗為以后的教學指引方向。
5.進行小組自評,互評,教師評價,階段評價相結合的多元化評價方式。
17
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組內成員相互激勵,通過組內自評,督促全員共同參與。在展示環(huán)節(jié),通過組際之間互評,促使學生傾聽,主動參與對其他小組提出建議,點評。在小組合作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老師都要深入其中,做好指導督促,隨時調控課堂,老師每節(jié)課評出最滿意小組。每周根據(jù)小組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作業(yè),測試等綜合評價,選出優(yōu)秀小組,進步快的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