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無眠,我坐在書桌前擰亮燈盞,獨自拜讀泰戈爾散文詩選,當讀到:黃昏之前,幽暗就濃稠了,房門在風中急躁地晃動,斜雨拍打著窗玻璃……不知何時?雨真的下了起來,且無拘無束。
窗外雨兒肆意地下著,發(fā)出嘩嘩啦啦的聲響,靜心聆聽它和風兒娓訴,似乎感受它們的傾訴,說世事的炎涼,人心的叵測……在傾訴對大地萬物的摯愛,還是在吟詠人間勝景似天堂般的旖旎……其實,不同季節(jié),不同地域,不同的人,不同心境的人,都會給它迴然不同的解說。
春雨,聽像一首歌謠,它能喚醒堤岸上的垂柳長出嫩芽,笑迎陽光;麥苗不在懨睡勃發(fā)生長,欣賞蟲兒翩翩舞姿;洋槐一樹繁華,任蜜蜂采集花粉,為人類釀造甜蜜;此時,我驀然地想起在小學時代學過的一首唐詩《春夜喜雨》詩中寫道:“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農(nóng)民伯伯頭戴竹笠在細雨霏霏中辛勤耕耘在希望的田野上。
雷雨,聽似戰(zhàn)鼓聲聲,激越高亢。驟雨如注,天地連成一片,打在房頂?shù)耐咂w濺起晶瑩的水花,似騰起一縷縷霧靄,煞是好看,慰人無盡遐思。我喜歡宋朝大詩人蘇軾在《飲湖上初晴后雨》中描寫夏日暴雨的詩句: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倘若置身在山林之中雨點伴隨狂風,你所聽到的雨聲一定宛若萬馬奔騰,海濤澎湃,懾人心魄。
有人說:秋雨情思繾綣如同一支浪漫的小夜曲,不急不徐,讓人心境沉靜,不以物喜,不以物悲,則對人生更多一份瀟灑與從容;有人說:秋雨是一曲愴然的歌,聽它心生絕望,一如孤雁悲唳,望著枯萎的落葉,揀拾一地悵惘。宋代著名詩人范仲淹《蘇幕遮》一文中有描寫晚秋詩文: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還記得唐代名不經(jīng)傳的詩人李商作品《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中一句詩: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讀著一首首抒寫晚秋的詩,無不讓人心感無奈且冷寞。
朔風凜冽,雪花漫天飛舞,大地、山巒、原野、草木被打扮得分外妖饒,好像一幅精美的圖畫,美不勝收。若冬雨降臨,聽其聲像一位老人發(fā)出忠告:一切恢復原貌,從海市蜃樓中回至現(xiàn)實。只有眼前嫣然綻放的梅花,仿佛告訴人們:冬天到了,春天還會遠嗎?
聽雨,要摒棄世塵喧囂,讓心歸宿于寧靜,方能明其聲,懂其意。
姜超:別名吟詩;網(wǎng)名濯靈客;教師,江蘇省濱?h作協(xié)會員,勝任過黃海詩社理事。迄今為止,已有數(shù)百篇(首)散文、詩歌發(fā)表在國家、省、市、縣級書刋抑或在網(wǎng)絡文學媒介,出版過詩專集《瑩雪寒香》,部分作品在全國文學藝術(shù)作品大賽中獲獎并入選多種文集,曾受到過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得到當代文學界前輩的悉心指導。如今授聘為《文學與藝術(shù)》簽約作家且擔任《中國愛情詩刋》江蘇站站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