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春的曲水亭街格外好看,整個被晨霧擁抱住,飄渺夢幻,雖然海棠已謝幕,但一樹又一樹的丁香將空補(bǔ)上,一個又一個結(jié)象征著人們的心愿掛滿枝頭,含苞待放。
一個高約七尺,身材中等,滿臉笑容的磨刀匠來到這小城——曲水亭街口,他高喊一聲“磨——刀——咯!”這聲音,如同一把利刃,劈碎晨霧,在小巷四周的墻壁上回蕩不絕,把部分晨練之人吸引來,駐足圍觀。
“磨一把菜刀多少錢?”
“這年頭磨刀的真沒幾個,磨的不好退錢嗎?”
這邊聲音一起,旁邊過路的人也圍過來了,人越聚越多,磨刀匠微微一笑,將身后背著的桌子放下來,三兩下把桌子腿立起來,把頭上扣著的綠底紅星帽扔在桌上,又隨手將一個磨得光滑泛黃的綠包放在地上,微微搓手,揣著一口地道的濟(jì)南方言說道:“俺磨刀從來都是講信用,從不拾漏毛,俺明碼實價,一把十五元,你也甭與我硌磨,這會磨刀不收錢,若使得不好,下次收也不遲。”
話音未落,一個人半信半疑地說道:“行,我試試。”
大家回頭看去,原來是老陳。大家都知道他,他是一人無業(yè)游民,又瘦又小,癟的跟竹竿似的,最愛占別人便宜,磨刀匠嘴里的硌磨之人估計就是他這種的。
“你能磨成什么樣?我丑話說前頭,你要不能給刀磨成吹絲斷發(fā)之類,就一邊涼快去”,老陳首先發(fā)難。
磨刀匠嘿嘿一笑,并不以為意,讓他拿把刀來,滿臉地不屑,給人一種自信,無比自信,一種我無敵你隨意的氣勢撲面而來。
不一會兒,一把銹跡斑斑,刀鋒上滿是小坑的刀橫在了桌上,似一個脾氣無比糟地小孩,眾人看得直皺眉,這分明是一把幾百年的傳家寶。 (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