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涼山,清涼河不流而流
——致清涼山普化寺方丈妙生大和尚
一千多年前,詩人秦觀提出一個前無古人的時代追問:郴江幸自繞郴山,為何流下瀟湘去?郴江水繞郴山而流,棄郴山而去。一千多年過去了,郴江依然如此,清涼山的清涼河為何亦如此?
今天,我在清涼山沿清涼河溯流而上。我終于悟出了佛陀“不可說,不可說”回答的妙義:自清涼山奔騰而去的清涼河流而不流,不流而流。
大智大慧文殊菩薩自出道以來,為清涼山從東海龍宮取回清涼石,但她沒有給清涼河日夜兼程的溪流取回大海給它看一看。她一直行萬行,比誰都忙,比杜甫一路行吟“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還忙,比訴說著“天下興亡,匹夫有責(zé)”的顧炎武還忙。
大智大慧文殊菩薩沒有做的事情,我做了:今天清晨,我在清涼山將我從大海帶回來的海水給清涼河看,我說:這就是大海。
如果我是清涼山,我的奔流不息的血管就是我的清涼河。可是,有一天,它會不會繞著我奔流之后,也離我而去?
哈哈,想到此,我真希望它現(xiàn)在就離我而去,加入清涼山清涼河的奔流,與它們一起逝者如斯夫,奔向遠(yuǎn)方,奔向大海。
在清涼山,我想騎在馬上看見看不見的
在清涼山,我想看見佛如何從山頂走下來變成和我一樣欲望無盡的人,
在清涼山,我想看見和我同樣有無邊煩惱的人又是如何了脫生死走進(jìn)清涼山坐在佛的位置上。
在清涼山,螞蟻看見飛翔的鷹很高很快也是螞蟻;草木觀草木皆是草木亦非草木。
兩三百年前,康熙皇帝五進(jìn)清涼山,尋找他的不要江山的父親。他遇到一個大和尚,他說:師傅,你是誰?順治說:我是八叉?滴跸嘤鲆恍某煞鸬母赣H卻相見不相識。他留下四個字“靈峰勝境 ”至今還掛著清涼山上。峰字少了一橫,康熙將一個人的遺憾變成了一個朝代遺憾。
今天,我走遍清涼山,想遇見佛而不遇,卻遇見了一群飲水于谷的駿馬 。我仿佛聽見一個聲音朝我做獅子吼:去牧馬吧!我說不!寧為豬官,不做馬童。其實(shí),我很想做詩人布羅茨基說過的“它在我們中間尋找騎手”的那個騎手。
易經(jīng)上說,龍戰(zhàn)于野,其血玄黃。坤:元、亨、利,牝馬之貞。天上的龍下到地上來和馬打架,比一比誰的力量大,為我們留下了龍馬精神。杜甫說馬“所向無空闊,真堪托死生。”現(xiàn)在,我想騎在最快的一匹馬上,行萬里,從清涼山到佛陀的菩提樹下,直到看見那看不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