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除夕,著名作曲家傅晶沒有想到他上世紀70年代初譜曲的《北京頌歌》(與田光合作曲 洪源詞),由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戴玉強、莫華倫和魏松第一次以中國三大男高音組合舉辦的“北京旅游之夜”——中國三大男高音紐約音樂會上,一曲莊重悠揚的《北京頌歌》在紐約林肯中心的艾利斯塔里大廳唱響;同年8月3日,來自中國的《北京頌歌》歌曲,在享譽世界的英國愛丁堡藝術節(jié)上,與西方歌劇名曲在那里交相輝映……當時聽到喜訊,傅晶不禁感慨萬端。
想起1971年3月與作曲家田光一起愉快合作的日子,歷歷在目。他們?yōu)榇饲g盡腦汁,句句斟酌,把一個個音符插上歡快、舒暢、莊嚴的翅膀;想起同年由著名男高音李雙江、李光羲演唱時,傅晶監(jiān)制的過程;想起《北京頌歌》,為他1988年剛剛離休后的生活帶來的殊榮——此歌榮獲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舉辦的“‘五洲杯’四十周年廣播金曲獎”;想起這首歌高唱在北京上空,傳播在中國的大地上,由李雙江、張越南等赴日、朝等國演出,帶著自豪的旋律飛出國界,并由著名男高音吳雁澤演唱于1995年國歌音樂會;想起2008年“情系北京奧運”演唱會7月20日晚在曼谷的泰國國家文化中心隆重舉行,演唱會上還演唱了《北京頌歌》;……春華秋實,81歲的傅晶露出了欣慰的微笑。
春華秋實
傅晶1932年出生于吉林遼源,自幼受音樂熏陶,1947年參加部隊文工團,1948年開始作曲,隨軍參加了遼沈、京津、渡江、衡寶、海南諸戰(zhàn)役,首批入朝作戰(zhàn)。歷經(jīng)一次次生死與槍林彈雨的考驗,血與火的洗禮,使這位血性漢子更深刻地體會到為祖國為人民為軍隊的壯烈情懷和義無反顧的凜然大氣,及和平友誼的歡快樂章的美好。
他始終也是以這樣的心境投身生活和創(chuàng)作!皠(chuàng)造一切非凡事物的那種神圣的爽朗精神總是同青年時代和創(chuàng)造力聯(lián)系在一起的”(歌德語)。傅晶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和對藝術的孜孜求索,創(chuàng)作了《豐收歌》(蔣衍原詞、石祥重填詞)、《北京頌歌》(洪源詞)、《海上女民兵》(魏石詞)、《小松樹》(傅庚辰詞)、《團結友誼進行曲》(以上4首與人合作曲)等成名或代表作,幾乎家喻戶曉。
傅晶的軍樂曲《摩托化部隊進行曲》,1990年榮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播電影電視部、中國音樂家協(xié)會組織的全國第七屆音樂作品國家級獎,這首為1980年華東大演習而作的管樂曲成為了軍樂團隊的保留曲目。
傅晶從事軍樂創(chuàng)作幾十年,他也是這一藝術門類的帶頭人,F(xiàn)在他有時被邀參加全國管樂大賽的評委工作,又隨時下基層指導幫助部隊組建軍樂隊,并編配了大量的軍樂曲。他創(chuàng)作的《小鐵鍬》(景樹安、傅晶詞)、《八角樓紅燈》(石祥等詞)、《我們是無敵的力量》(集體詞)、《我們是英雄防空兵》(張東風、宋玉平詞)、《繼承革命光榮傳統(tǒng)》(洪源詞)、《小島放歌》(王業(yè)常詞)等許多洋溢著軍人的樂觀、奉獻和不屈不撓的精神的歌曲,無不從他內(nèi)心噴射出來,他的歌戰(zhàn)爭年代鼓舞士兵沖鋒陷陣,新時期更加堅定士兵獻身國防,投身祖國建設,筑起抗洪搶險的鋼鐵長城……這也是他幾十年戎馬生涯的情懷,也將是他一生恪守的信念。
從軍42年,從一名普通的文藝兵到部隊文藝五級,他先后任八一電影制片廠音樂組組員、軍樂團創(chuàng)作研究員、創(chuàng)研室主任、《解放軍歌曲》編輯部編輯、解放軍藝術學院研究員兼《解放軍藝術》刊物負責人。他是國家一級作曲,中國音樂家協(xié)會理事,由于他在歌曲、軍樂創(chuàng)作和體育音樂等方面的突出貢獻,經(jīng)國務院、中央軍委批準,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老當益壯
“晚霞勝過朝霞美,鎖住時光譜新律”(傅晶《明志詩》)。傅晶沒有滿足于青壯年的成功和榮譽,正像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希尼在一首詩中所說:“得到了榮譽,但無需道如何。”他深深知道藝術家不斷求新的藝術創(chuàng)造才是藝術家價值和生命的體現(xiàn)!爸x朝華于已披,啟夕秀于未振”(陸機《文賦》)。
離休后,傅晶沒有把榮譽當成自己不可逾越的高峰,而是把它們作為起點,作為又一次創(chuàng)作的加油站,他一刻也沒有停歇,而是踏著時代的旋律,譜寫人生又一次輝煌的樂章。
1989年初,傅晶參加了亞運會開幕式大型體操配樂作曲,他譜寫的那首主題歌《仙鶴》(于文華演唱)把東方的古老寓言、吉祥幸福、美好憧憬與亞洲各國人民的團結友愛、熱愛和平結合起來,別具一格,備受矚目,又一次形成他體操音樂創(chuàng)作的高峰。
1989年7月至10月,作為團體操專家小組成員,由國家派出赴東非索馬里,圓滿完成了此次援外任務,受到該國政府的獎勵。傅晶曾因第二屆全運會團體操配樂突出,受到過周恩來、賀龍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會見,并榮獲一枚迄今仍是體育最高獎勵的“體育運動榮譽獎章”。
作為我國體育操音樂奠基者之一,他的《團結友誼進行曲》(與魏群合作曲)、《第六套廣播體操》更為廣大群眾熟悉,而《團結友誼進行曲》成為國家慶典、重大體育比賽的必備曲目。
進入上世紀90年代,以及二十世紀初,他置身于社會發(fā)展的前沿陣地,先后赴大連、北海、江陰、雷州等地,開辟沿海開放旅游城市風光歌曲的路子,為電視風光片譜曲一部,錄音盒帶套曲三部!洞筮B之愛》(高峻詞)、《槐花夢故園行》(高峻詞)、《葛州美》(畢永志詞)、《友誼之風》(倪維德詞)、《北海情》(倪維德詞)等歌曲,優(yōu)美的旋律,猶如春風從改革開放的窗口撲面而來。他還不斷深入礦山、企業(yè),寫作各行業(yè)歌曲,弘揚無私奉獻和集體主義的拼搏精神,葛州壩電廠、兗州煤礦、兵器工業(yè)總公司等單位都留下了他不遺余力的蹤跡。創(chuàng)作了《我是長江馴龍人》(陶大釗詞)、《烏金閃亮的窗口》(李幼榮詞)、《化工城之戀》(王英惠詞)、《人民兵工之歌》(戴述國詞)等大量歌曲……一路真情,一路浩歌,唱響了他離休后的“進軍曲”。
壯心不已
近年他寫的通俗歌曲、兒童歌曲及其為中國古典詩詞譜曲,這些歌曲不斷傳唱并頻頻獲獎,僅《一百分和五十分》(朱峰詞)就獲通俗音樂三連冠獎:吉林電臺首屆通俗歌曲大賽特等獎,北京電臺首屆“健牌”歌曲大賽一等獎,中央臺、華人世界基金會中國校園歌曲創(chuàng)作大賽獎。傅晶力求的音樂藝術理想是:民歌變體出新,藝術歌曲群眾化,通俗歌曲藝術化。他已經(jīng)在這條探索的路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傅晶歌曲選集—浩歌依舊屬于你》由國際文化出版公司出版,精選以《北京頌歌》《豐收歌》《一百分和五十分》等藝術歌曲、新民歌、通俗歌曲、兒歌等六輯236首,該書不僅顯示了作者的創(chuàng)作成就,同時也對專業(yè)作曲研究、聲樂教學、演員選歌提供了范本,是一部集藝術性和學術價值的書。
離休后,傅晶經(jīng)常被邀到大學、工廠教授“歌曲作法”課,他很注重扶植新人,經(jīng)他手培養(yǎng)的作曲家、歌唱家有很多在樂壇取得一定成績,他的《歌曲作法新探》專著也已列入出版社的出版計劃。
他專為老年朋友而作的歲寒三友《松》《竹》《梅》合唱套曲等,受到老年人的歡迎;他以唐詩創(chuàng)作的組曲,別出心裁;他三次旅澳洲,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增進中澳友誼的歌曲,《澳洲我的第二故鄉(xiāng)》(獨唱),《布禮斯班風情》合唱套曲,歌頌中澳友好的《白天鵝與黑天鵝》等,深受當?shù)厝A裔以及澳洲人的青睞。
今年,他以星云大師詞所譜曲的歌曲《鐘聲》《烏鴉的聲音》《浮生若夢》,前兩首獲世界佛光山《人間音緣》最佳話語作曲獎、佳作獎。
“老有所為,老有所用;老有所養(yǎng),老有所樂。我認為‘為和用’是‘養(yǎng)和樂’的基礎”,傅晶是這樣說也是這樣付諸實踐的,F(xiàn)在他已是81歲的人了,但關注老年的音樂欣賞生活,除為老干部、老戰(zhàn)士藝術團編寫歌曲節(jié)目外,還應邀專為《夕陽紅》電視節(jié)目創(chuàng)作了“小戲臺”主題歌,為《夕陽紅》古典詩詞譜曲專題奉獻了《念奴嬌·赤壁懷古》(蘇軾)、《清明》(杜牧)、《道情》(鄭板橋)三首歌,均已作MTV,將陸續(xù)在專題欄目中播出。
去年11月的《半月談》內(nèi)部刊,刊發(fā)了對他的專訪,傅晶談到歌曲創(chuàng)作,要”一只蝴蝶”,更要“一條大河”。他認為,文化的多元化是尊重了人性的解放,但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能放棄自己的主旋律,為老百姓、為祖國服務的歌曲才是更有分量,更讓人民喜聞樂見的,F(xiàn)在提出的“中國夢”就是一種強國思想,一個藝術家唱響的應該是強國的主旋律。
傅晶的豪邁與壯心,讓我們對這位和藹可親而又胸懷壯志的老人肅然起敬。
在傅晶的客廳里,我聽著他創(chuàng)作的《黃河牽著我的手》(黃恩鵬詞),沉浸在這黃河的咆哮里,既有民歌的韻味,又有現(xiàn)代藝術的節(jié)奏,它是民族魂,是中華民族不斷奮進的豪情,這是傅晶又一次藝術探索的鼎力之作。
有人統(tǒng)計過,能讓人記住一首歌曲的,可以稱之為作曲家,能讓人記住兩首歌曲的,可以稱之為著名作曲家,那么傅晶的歌曲能夠流傳讓人記住的足足有三首以上,而且還有精品不斷推出。他是那種不拘一格的實力派作曲家,在激越的旋律中,我看見不知是傅晶的手又隨著音樂起伏,還是音樂隨著傅晶的手流動。我感到的是他離休后的生活看似風清云淡,傅晶卻是“老驥伏櫪,志在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