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熟女不卡,国产中文字幕视频,久久国产精品_国产精品,久久免费午夜福利院

      1. <object id="hdef9"></object>

        
        
          首頁>>新聞資訊>>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鐵基高溫超導研究成果榮獲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 正文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鐵基高溫超導研究成果榮獲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

          2014-01-23 18:01 佚名 科技信息報今日文教周刊2014年1月20日B2版
                 1月10日上午,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北京隆重舉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李克強、劉云山、張高麗出席大會并為獲獎代表頒獎。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陳仙輝教授與中國科學院物理所的合作者由于在鐵基高溫超導研究領域做出的突出貢獻,被授予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在這之前,自2000年起,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13年里有9次空缺,目前已連續(xù)空缺3年。
                 陳仙輝教授與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團隊基于該領域的長期積累,做出了大量原創(chuàng)性工作,取得了突破性進展,贏得了國際學術界廣泛認可,引領和推動了鐵基超導及相關領域的研究和發(fā)展,激發(fā)了世界范圍內新一輪高溫超導研究熱潮。鑒于在“40K以上鐵基高溫超導體的發(fā)現(xiàn)及若干基本物理性質研究”方面的突出貢獻,該研究團隊被授予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這一殊榮。
                 超導是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發(fā)現(xiàn)之一,指的是某些材料在溫度降低到某一臨界溫度,或超導轉變溫度以下時,電阻突然消失并且不能被磁場穿過的現(xiàn)象。具備這種特性的材料稱為超導體。在超導研究的歷史上,已經有10人獲得了5次諾貝爾獎,其科學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超導的機理以及全新超導體的探索是物理學界最重要的前沿問題之一,吸引著全世界無數(shù)的物理學家。同時,超導在科學研究、信息通訊、工業(yè)加工、能源存儲、交通運輸、生物醫(yī)學乃至航空航天等領域均有重大的應用前景,受到廣泛關注。
                 2008年2月,日本科學家發(fā)現(xiàn)了一種臨界溫度為26K(零下247.15攝氏度)的新型超導材料,引起陳仙輝的關注。他當天就與幾名研究生成立攻關小組。經過一個多月沒日沒夜的拼搏,陳仙輝小組在國際上首次獲得了臨界溫度達到43K(零下230.15攝氏度)的鐵基化合物超導體——氟摻雜釤氧鐵砷化合物,突破了麥克米蘭極限,表明發(fā)現(xiàn)了新一類的高溫超導體。這項成果發(fā)表在《自然》上,引起全世界科學家的關注,成為2008年全世界最具影響和被引用最多的5篇論文之一。
                 中國科大和物理所的科學家們在鐵基高溫超導研究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引領了國際研究的熱潮。國際知名科學刊物Science刊發(fā)了“新超導體將中國物理學家推到最前沿”的專題評述,稱“中國如洪流般涌現(xiàn)的研究結果標志著,在凝聚態(tài)物理領域,中國已經成為一個強國”。同時鐵基超導體研究被評為美國Science雜志“2008年度十大科學突破”、美國物理學會“2008年度物理學重大事件”及歐洲物理學會“2008年度最佳”。
          中華文教網手機版
          ? 中華文教網版權所有 中華文教網簡介 投稿指南 聯(lián)系我們 tags 版權聲明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