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5月10日上午,山東省安丘市人民法院召開訴訟誠信體系建設新聞發(fā)布會,通報了訴訟誠信體系建設工作新取得的成效,并對18起訴訟失信典型案例進行了公開曝光。安丘市社會誠信體系建設聯(lián)動單位市經信局、工商局、住建局、國土資源局、司法局、濰坊銀監(jiān)局安丘辦事處、人民銀行安丘市支行、安丘農商行負責人及部分執(zhí)行案件的被執(zhí)行人參加了此次新聞發(fā)布會。
2010年10月以來,安丘法院著眼誠信社會建設,依托訴訟過程中掌握的信息資源優(yōu)勢,將法律與道德手段相結合推進社會管理,不斷完善訴訟誠信體系,構建“誠信褒獎、失信懲戒”的司法信用管理機制。工作中,安丘法院全面征集、科學評定當事人的訴訟信用信息5571條,并與社會征信監(jiān)管部門互聯(lián)互通,通過新聞發(fā)布、信息查詢等方式對外披露,建立起了對失信主體“一處失信、處處受制”的聯(lián)合威懾懲戒機制,先后有126個訴訟失信主體因存在重大訴訟失信行為在貸款融資、注冊新公司、購地置產、承攬工程、經營貿易等方面受到限制。社會公眾通過安丘法院訴訟信用終端查詢平臺查詢相關信息1760余人次,及時了解生產經營和經濟往來中相關人員、企業(yè)的訴訟誠信狀況,防范和降低了經營風險。目前,訴訟信用信息已成為相關部門進行項目招投標、金融信貸、工商登記、房屋過戶等工作的重要參考依據(jù),營造了誠實守信的良好社會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