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2012年11月3日,由北京宣武圖書館、華夏新詩研究會、新國風文學網(wǎng)、《新國風》編輯部、中華國魂編委會、華語紅色詩歌促進會等組織的紀念“走向天堂的詩神們”研討會在北京宣武圖書館舉行。著名詩人丁慨然、北京宣武圖書館張玉蘭致辭,詩人蔡詩華主持會議。
與會者就人民詩人毛澤東、李大釗、朱德、周恩來、魯迅、陳毅、郭沫若、郭小川、臧克家、艾青、魏巍、田漢、田間、何其芳、李季、阮章競、張志民、公木、冰心、柯巖、鄒狄帆、晏明、丁力、光未然、胡風、柳亞子、聞一多、曾卓、徐遲、徐放、蕭軍、馬蕭蕭、李廣田、方冰、王老九、黃聲笑、高蘭、蔣光茲、楊山、楊星火、朱子奇、朱湘、肖三、陶行知、唐祈、戴望舒、徐志摩、陳輝、劉半農(nóng)、阿垅、黎煥頤、雁翼、昌耀、趙日升、高加索、高峻、紀鵬、聞山、張學新、韋丘、毛岸青、邵華、葉知秋、蔡其矯、易仁寰、劉文玉、聞捷、公劉、白莎、沙鷗、塞風、胡昭、李學鰲、蘇金傘、王懷讓、王亞平、王燕生、王恩宇、陣容、海子、范源等無數(shù)多個走向天堂的優(yōu)秀詩人作家的詩歌作品進行了虔誠的研討,一致認為在建設(shè)文化強國的當下,在十八精神指引下,更要學前輩精神風骨與品質(zhì),積極求索藝術(shù)上豐富多彩的內(nèi)涵。
著名詩人、學者、專家魯煤、石祥、丁慨然、李金龍、吳安儉、張玉蘭、唐遜、王德祥、任長連、匡文留、諸天寅、許慶勝、周強、范逸群、張凡凡、馬體忠、孫奉中、趙文山、賀春立、徐瑋、張院萍、張紅英、郭秀芝、董邦俊、關(guān)美茹、陳健、盧語暄、李景春、李建長、李維、闞雪林、蔡詩華等在會上暢談各自熟悉的杰出詩人的人品詩品,紛紛表示要以中國共產(chǎn)黨的十八大精神為創(chuàng)作指導,努力向先驅(qū)學習,宏揚中國詩歌優(yōu)良傳統(tǒng),傳承經(jīng)典,從而產(chǎn)生更多更優(yōu)秀謳歌時代、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家鄉(xiāng)、憂患底層與祖國的杰出詩人,以期創(chuàng)作出與偉大時代相適應(yīng)的可傳世的杰作珍品,續(xù)寫中華民族詩國之新輝煌。
(攝影:賀春立,文字:蔡詩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