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班主任的工作是要面對6~13歲的兒童,只有當老師愛孩子,孩子才會愛老師,教學管理中要用愛心才能教育好孩子。班主任要善于接近孩子,體貼和關心學生,對其進行親密的思想交流與他們做朋友,讓他們真正感受到老師對他的親近和“愛”。
一、關愛學生,點燃樂學的火花
對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在管理中班主任必須要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關愛每一位學生!皭邸笔且环N力量,是教育成功的秘訣,也是班主任必備的修養(yǎng)。班主任熱愛學生,對學生寄予希望,學生在心理上就能得到滿足,從而樂于接受班主任的教育。班主任只有對學生充滿愛與信任,才能喚起學生奮發(fā)向上的信心。作為班主任要本著“有教無類”的原則,對全班每個學生都要一視同仁,以誠相待。對后進生更要“偏愛”,精心設計出使他們轉化的教育方案,創(chuàng)造一系列良好的外因條件,多給他們溫暖,多看到他們的長處,多給他們發(fā)揮長處的機會,以點燃他們要樂學的火花。
二、以身作則,努力提高自身修養(yǎng),樹立榜樣
班主任自身建設的關鍵是提高班主任自身的素質。作為一名班主任,要求學生做到的,首先自己必須要先做到,如讓小學生從小就講文明、講禮貌,教師首先做到要尊重每一位學生;讓學生團結協(xié)作,教師應和他們成為知心朋友;要求學生作業(yè)寫工整,教師的板書必須要書寫規(guī)范。班主任是各項工作任務的中間者和具體執(zhí)行者,一言一行都對學生起潛移默化的作用,都會在學生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記。注意自身的修養(yǎng),努力通過自己的言行舉止,為人處事給學生以示范,做好學生的榜樣,學生才會敬重和信任你。因此,作為班主任必須要提高自身素質,樹立良好的職業(yè)道德,以高尚的道德風范去影響學生。
三、教學管理中班主任要做個標準的天平
教學與管理中平等地對等待每一個學生,關心每一個學生,不偏袒優(yōu)生,漠視差生,這是班主任工作中至關重要的一環(huán)。班主任在管理過程中,優(yōu)生犯了規(guī),要嚴肅處理,差生心理脆弱,本身就有自卑感,又最易犯錯,因而處事過程中,切忌傷他們的自尊,心平氣和地說理教育,有耐心地去引導他們才是最好的方法。他們一旦有一丁點兒進步就要大力表揚,讓他們找到自信。另外,在一個班級中,無論男女,不管優(yōu)劣,班主任都應從學生的生活、學習、思想等各方面地去關注。平時要多走進他們,與他們談心交流,利用班會課共同解決一些矛盾,選讀一些好文章進行引導;努力走進學生們的生活,先了解他們的思想,再走進他們的心靈。因而班主任要扮演好教師、朋友、父母等多重角色,也只有這樣才會贏得學生們的尊重、信賴,從而形成一股強大的班級凝聚力。
總之,對于小學班主任的工作主要是面對6~13歲的兒童,相對于高年級班主任的工作來說是平凡而又繁瑣的,這就需要我們在實踐中去不斷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使班級管理工作更上一個新的臺階。
(作者單位:貴州省道真縣杉木小學)